分享精品高考语文资源

打造优质语文学习空间


现在距2018年高考还有 [ ] 天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2008-6-8
来源:未知
点击数:  13036        作者:未知
  •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 精络 精疲力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B.赠予 授予 予人口实 同甘共苦,祸福予共
    C.即将 立即 若即若离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D.挥毫 毫发 毫无二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的识记。每个选项中大部分词语含有一个相同语素,错点均为误用音近字,推究词义即可辨明。A项“精络”应为“经络”,B项“祸福予共”应为“祸福与共”,C项“一言即出”应为“一言既出”,D项全部正确,为本题正确选项。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____ 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____ 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 ____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
    A.时间 效劳 从属 B.瞬间 效力 从属 C.瞬间 效劳 归属 D.时间 效力 归属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三组词语分别侧重考查辨析词语含义、语气色彩、使用习惯。“时间”是概念的总称,也可以表示一段或某一点时间,“瞬间”指极短的时间,从“被埋没前最后”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极短的一段时间”,故为“瞬间”。“效劳”含有自谦语气,语句是以第三人称陈述客观事实,应为“效力”。“归属”一般不能与“于”连用,故此处应为“从属”。B项为本题正确选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的追逐的人。
    B.在军阀混战和北平沦陷期间,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得以保全,这多亏中山先生生前卫士谭惠泉等人恪尽职守,矢志护灵。
    C.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威猛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D.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A项“富甲一方”意为“拥有的钱财在地方上居第一位”,与“超脱于物质利益”构成“相反”的意思,使用恰当。B项“恪尽职守”意为“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与“生前卫士”、“矢志护灵”的语境相符。C项“心有余悸”意为“事情虽然过去,但回想起来,仍感到害怕”,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项“含英咀华”意为“嘴里含着花朵,品味花的芬芳,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的精华”,不能用来形容“花蕾”,使用有误,为本题正确选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B.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因为狙击要求威力大,精度高,但中国狙击步枪偏选择了小口径。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项语句表述准确规范,为本题正确选项。B项“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语序及表述不合理,应为“很少有国家制造口径7毫米以下的狙击步枪”。C项“大家都以为……,看到……”主语是“大家”,后面“使大家恍然大悟”缺少主语,可改为“大家才恍然大悟”。D项“一台”与“剧本”搭配不当,可改为“一部……的剧本”。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乡愁》,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诗作。
    B.巴尔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说家,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后者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
    C.鲁迅曾对章回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给以很高评价,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D.人称“小杜”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善文,《过华清宫》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作。
    【解析】
    本题考查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基本了解。C项《儒林外史》的作者应为吴敬梓,表述有误,为本题正确选项。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鑱①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
    古者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②,礼义修而任贤德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③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取材于《淮南子·泰族训》)
    注释:①镵(chán):刺、刻。 ②熙:光明、兴盛。 ③临:统管、治理。
    【简评】
    本段文字节选自《淮南子·泰族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泰族训》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而落实于治国之道,节选部分“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强调了礼义教化的作用,阐明了德与法的关系。
    今年是北京市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六个年头了。北京卷的文言文阅读,改变了全国卷以史传文为主的局面,六年中,有四年是从先秦两汉的其他典籍中选材。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文本更偏重于议论,因此难度相对要大一些。选段总计502字,文字量适中。为命题的需要,中间删去了226字,使语言更加简洁,论述更为集中,很好的反映了原作的观点,而难度则明显降低了。
    【补充注释】
    文章:文采。仪表:表率。还踵:转身,比喻退缩。这句的意思是至死也不后退。经诽誉:经,划分;诽誉,就是毁誉。百工:就是百官;维,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无义;时,善。庶绩:庶,众;绩,功绩。这两句的意思是,百官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各部门的业绩都光明显赫。与同:亲附赞同。党与:朋友。
    【译文】
    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够治理的;不去修治礼义,廉耻观念就不能建立。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廉耻之心)变得端正。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没有法律,就不能够进行治理,不懂得礼义,就不能够推行法律。法律能杀死不讲孝道之人,但是不能使人们达到孔子、曾子的高尚品行;法律能够制裁盗窃之人,而不能使人像伯夷那样廉洁。孔子弟子(中贤人)七十,培养的学生三千人,都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友爱兄弟,言辞具有文彩,行为可以作人们的表率,这是教育造成的结果;墨家弟子服役的有一百八十人,都可以使他们扑向烈火,脚踏利刃,至死不退缩,这是教化而养成的。
    刻划肌肤,刺烂皮肉,受伤流血,可以说是很大的灾难了;但是越国人却这样做来求得荣耀。圣明的君主处在高位,阐明好恶来给百姓看,区分毁誉来引导他们,亲近贤才而任用他们,鄙视奸佞而斥退他们,没有受伤流血的痛苦,却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百姓哪个能够不跟从呢?
    古时候法规设立了,却没有人触犯,刑律设置了却没有用处,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百官都能干好自己的事情,各方面的功绩光明显赫,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的结果。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君主倡导而百姓应和,国君行动而臣下跟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而归向仁义。这样在教化百姓的时候,就像疾风摇动草木,没有不顺服的。
    现在让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使没才能的管理有才能的,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姓也不会跟从,(这是因为)小的不能制服大的,弱的不能命令强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任用贤才来建立功业;没有才能的国君,任用亲附赞同自己的人。周文王任用太公望、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任用贤才而建立的功业。夫差重用太宰嚭而失败,秦国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是举用亲附赞同自己的人(而造成的后果)。因此观察他们任用人才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考察他们的结交的朋友,就可以评定他们的贤明与否了。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弗能正也 正:正确
    B.死不还踵 踵:脚后跟(还踵,指后退)
    C.上唱而民和 唱:倡导
    D.察其党与 察:仔细看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释不正确的是A项。试题所选的四个词语,都是在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仍然是在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踵,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一句;唱,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一文中,“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也曾学过;察,《石钟山记》“徐而察之”用法就和此处相同。A项的“正”应该是一个使动用法,使……正。因为其他三项词义都比较常见,难度并不大。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被创流血,至难也/碧水东流至此回 B. 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若风之摇草木
    C. 百工维时,庶绩咸熙/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D. 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的理解。所考查的并没有局限于通常所说的18个常见虚词,但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作为对照的句子,有两个出自文本,另外两个出自学过的古诗文。正确答案是C项,句中两个加点的“咸”都是副词,全、都。其他三项,A项两个“至”字,前者是程度副词,极,最;后者是动词,到。B项两个“之”字,前者是代词,代前面的“刻肌肤,镵皮革”,后者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的两个“以”字,前者是连词,相当于“而”,可译为“来”;后者是介词,凭借。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非崇善废丑,(则)不向礼义
    B.无法不可以为治也,(故)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C.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此)教之所成也
    D.非可刑而不刑(之)也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考查对文言省略句省略内容的理解,这一点和以往并没有根本区别。不同的是,往年省略句补出的成分不是主语就是宾语,今年补出的内容两个是连词,另两个是代词,分别是主语和宾语。解答这类试题,同样需要对文意的理解。
    A项是一个承接关系复句,应该补出“则”,相当于“那么”“就”;C项“教之所成”承前省略了“此”,用以指代“言为文章,行为仪表”;D项意为“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刑去惩戒他们”,省略的应该是代词“之”。这三项补出的内容都是正确的。B项两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不应该用“故”,而应该用“而”。所以不符合文意的应该是B项。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
    ①法能行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②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③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④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⑤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⑥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A.①③⑤ B.①②⑤C.②④⑥ D.③④⑥
    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正确答案是C。因为题干问的是“全部”,解答这道题,可以用排除法,①句表达的意思是法律的作用毕竟有限,③句是说世风流俗对人的影响,这两项,都不是“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把包含①③的项排除就可以了。其他四项,⑤句是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礼义教化的作用。②句用了一个递进复句,从反面强调礼义教化的重要性,④句“百工维时,庶绩咸熙”是重视礼义的结果,⑥句说孔门弟子“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是礼义教化的结果。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B.小大之材各得其宜,才能一心同归,政通人和。
    C.昏庸的君主只会任用那些对自己唯命是从的人。D.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是D项。本段文字的主旨在于强调礼义教化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修治礼义,任用贤能,这样就可以做到“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因此,ABC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D项的表述与文章的主旨相抵触,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5分)
     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数 自 谓 无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矢 不 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
    断句考查的是学生的文言语感和对文意的大致了解。这次所选“太宗辨弓”文段讲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颇有自知之明,从自己对于弓箭的认识误区体悟到了自己对于治理天下缺乏经验与才识,文意浅显易懂,考生结合平时课内的文言知识积累,在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古文化常识方面不会出现太多的阅读障碍。其中,一些关键的词语的义项,如“少”“好”“加”“示”分别在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老臣贱息舒祺,最少)、《庄暴见孟子》(王语暴以好乐)、《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壁有瑕,请指示王)中出现过,而“邪”字也可以结合上句中的 “直”加以对应理解。加之这个文言语段划线部分是转述一段对话,三次“曰”的出现、两问两答的过程都可成为断句的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断句上的难度。但从考生答题的整体情况看,只有一部分考生能准确把握住断句的主体部分,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近”和“示弓”后断句,除了对“加”和“近以示工”句的陈述对象不能准确把握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考生只机械关注断句的语言标志,缺少对文段的整体内容的感知,在没有阅读完全文、弄通文意之时就想当然地断下去而导致了错断增多。
    今年的断句考试中发现个别同学仍旧抱着“能多断不少断”的想法,而评分标准中则要求在必断处得分的基础上,对错误的断句,要错一处减一分,减完为止,这需要引起注意。今年在阅卷中还发现有个别同学用铅笔断句,虽然也能准确断出文段的句读,但同样不符合考试要求,是要扣分的。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全书294卷,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约300多万字。其主编和主要执笔人是司马光(1019-1086),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号迁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宝元进士,官至宰相。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除《通鉴》外,尚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涑水纪闻》。
    司马光幼好《左传》,喜欢编辑旧事以成书。宋英宗治平元年(1066年)呈《历年图》五卷,治平三年(1066年)又呈《通志》八卷。英宗阅后,下令在崇文院内设置书局,供给笔墨、缯帛、餐点、果物等,命司马光继续编书,并准阅皇家秘府藏书。《通鉴》编纂就始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而最后成于宋仁宗元丰七年(1084),前后历时十九年。
    《通鉴》一书由司马光与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先编长编,再作考异,最后由司马光综合成书,司马康订正文字。其修史方法之谨严科学、精神之一丝不苟,被后人称颂不已。其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共1362年。刘攽负责两汉史,刘恕负责魏晋南北朝,范祖禹负责唐五代史,均为一时之选。《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旨在为古代统治者提供治理国家的借鉴,故名“资治”。全书体例严谨,脉络分明,熔裁贯通,历来有体大思精之誉。是中国历史编纂学史上的划时代巨著。历来研究、校勘、辨正、注释、解说者颇众,巍然而成“通鉴学”。其中宋元之际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在史林享有盛誉,而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也久负盛名。目前《资治通鉴》最流行者为中华书局点校本。国家图书馆现藏有司马光《通鉴》手稿残卷,依稀可见一代史家之风范。
    【原文】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物,何能遍知乎!”
    (《通鉴·唐纪八》)
    【译文】
    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十多张,自以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近日把它们给弓匠看,他们说:‘都不是好材料。’我问其中的缘故,工匠说:‘如果木头的纹理不直,脉理就不正。弓虽有力而发出的箭不直。’我才明白从前辨别弓箭好坏不够精通。我凭借弓箭平定四方,对其认识仍不透彻,何况天下事物,怎能一一知晓呢!”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7分)

    芣 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úyǐ):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 ⑦(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作品语译】

    (之一)
    车前子儿呀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颗一颗拾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手提着衣襟兜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掖起了衣襟兜回来。
    (余冠英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诗经选》)
    (之二)
    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来采它。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占有它。
    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拾取它。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捋取它。
    采呀采呀车前子,翻过衣襟装着它。采呀采呀车前子,插好衣襟藏着它。
    (周振甫译 中华书局《诗经译注》)
    (之三)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骆玉明、顾伊译 上海辞书出版社《先秦诗鉴赏辞典》)
    (之四)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使力地采摘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堆放在一起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的吊吊拾起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的籽籽捻捋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装进衣襟里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放在腰带内哩!
    (蓝菊荪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诗经国风今译》)
    (之五)
    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采呀采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收起来。
    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捡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抹下来。
    颜色灿灿车前子,提起衣襟装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扎起衣襟兜回来。
    (唐莫尧译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诗经新注全译》)

    【文本解读】
    《芣苢》这首4言12句的古代民歌,将女子劳作的过程和劳作的心情,自然且有味地表达了出来。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是整个劳作过程的总述。“采呀采呀采得来”的歌声,现出见到芣苢的无限欣喜。由此,奏响了劳作的进行曲。
    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和真切反映。从一颗一颗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主人公干得起劲,唱得便起劲。可谓一路辛劳,一路欢歌。在与自然相交响的情态中,她们情绪饱满,歌诗高昂。
    由“薄言袺之”到“薄言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提起衣襟装起来”“扎起衣襟兜回来”,将收工时“打包”的情形表现得十分细腻。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此时再度高唱“采采芣苢”,情绪达到高潮。人虽已远去,歌声却在山谷中回响,飘散到四方。
    综观《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又通过反复叠唱,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本题考查对作品艺术手法的赏析,侧重在知识方面。
    关于“赋”——
    ①郑玄:“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周礼·注》)
    ②挚虞:“赋者,敷陈之称也。”(《文章流别论》)
    ③刘勰:“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
    ④钟嵘:“直书其事,尽言写物,赋也。”(《诗品》)
    ⑤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诗集传》)
    综上所述,归纳来说:赋,即铺写叙述客观事物以抒发主观思想感情的创作手法。其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对话,或议政,或兼而有之。
    关于“比”——
    ①郑玄:“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周礼·注》)
    ②挚虞:“比者,喻类之言也。”(《文章流别论》)
    ③刘勰:“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盖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者也。”(《文心雕龙·比兴》)
    ④钟嵘:“因物喻志,比也。。”(《诗品》)
    ⑤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集传》)
    综上所述,归纳来说:比,是借助某些客观事物的形象作比喻,以比附主观思想感情的创作手法,一般称前者为喻体,后者为本体。其主要表现方式有三:明喻,如“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邶风·燕燕》);隐喻,如“哀今之人,胡为虺蜴?”(《小雅·正月》);借喻,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魏风·硕鼠》)。
    关于“兴”——
    ①郑玄引郑司农语:“兴者,托事于物。”(《周礼·注》)
    ②挚虞:“兴者,有感之词也。”(《文章流别论》)
    ③刘勰:“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拟议。”(《文心雕龙·比兴》)
    ④郑樵:“凡兴者,所见在此,所得在彼,不可以事类推,不可以理义求也。”(《六经奥论》)
    ⑤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
    ⑥姚际恒:“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相关也。”(《诗经通论》)
    综上所述,归纳来说:兴,亦是一种创作手法,即借助其它事物开头,通过联想,触景生情,再转到本题。其主要表现方式有三:借物起兴,与后文诗意无关,如“扬之水,不流束楚”(《郑风·扬之水》);借物起兴,与后文诗意有关,如“有兔爰爰,雉离于罗”(《王风·兔爰》);以描写自然景物起兴,渲染气氛,寄寓情思,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秦风·蒹葭》)。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作品中,赋、比、兴三者并非彼此毫不相关,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互运用、综合表现的,故有“赋而兴”“兴而比”“赋而兴又比”等较为复杂的情况,如《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首写情人不期而会(一说君主与贤臣之遇)之作,起首的“蔓草”“零露”既可实指二人相遇之所的景况,又可引发读者对下文美人、美丽情事的怀想。这是朱熹所说的“赋而兴也”的一例。
    基于以上的这些认识,我们再来看《芣苢》这首作品。
    《芣苢》用明白如话的一副笔墨将采摘过程描绘叙写的清清楚楚,不但有形亦有情。因此,说本诗运用了“赋”的写法,毫无问题。但,只有“赋”吗?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涉及对“采采芣苢”中“采采”二字的理解。
    《诗经》中叠字用得颇多:《周南·葛覃》中“维叶萋萋”、《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等,叠字用作形容词;《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小雅·伐木》中“伐木丁丁”等,叠字用作表情态的副词。至于“采采”的叠用,历来有不同的诠释。上面所选五种译文中,前三种将“采采”释为动词,采集之义,表劳动者的动作行为;后二种将其释为形容词,灿灿光华之义,表劳动对象(即芣苢)的状貌。“采采”能否作形容词,《秦风·蒹葭》给出了合理的解答: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一诗,三节分别以“苍苍”“萋萋”“采采”开头,意思其实是可以互通的,均可作“鲜盛貌”讲,均可用来形容所写之景的状貌。
    由此,我们也可以说,“采采芣苢”中的“采采”二字,作形容词诠释似乎更符合诗句本义:一来避免与下文的“薄言采之”重复,二来表现了芣苢之美。闻一多《风诗类钞·乙》中说:“采采,犹粲粲。”陈子展《诗经直解》中说:“采采,花叶色彩鲜明的样子。”便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假设“采采”的形容词之说成立,首句“光华灿灿的芣苢哟”便含有“兴”的作用——以芣苢之光鲜引出劳动女子的美好。“赋而兴也”的说法也就此成立。
    综上所述,本题考查诗学知识,将答案锁定为单纯的“赋”,略显苛严。对于上古先民的东西,对于表现复杂的事类,统一认识,恐怕很难。因此,对于《芣苢》的手法,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界定:这是一首以赋为主,兼及起兴的古代民歌。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
    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手法的赏析。“怎样具体表现”这样一个设问,至少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思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二是手法,作者在用词造句、设计经营等方面采用的手段、技巧。
    就《芣苢》而言,“采”“有”“掇”“捋”“袺”“”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是其特点,其余文字均无改变,全诗在重章复沓中表达情绪与情感。抓住动词,与诗意联系稍加分析,应该不难。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本题考查对诗意的理解。本诗通过采表达人物内心情感,采用重章复沓的形式生成诗意。所谓“景象”,是指作品中人、事、物、景的合成。“妇女”“采摘”“芣苢”“山野”以及主人公通过歌声表现欢快、愉悦的心情。“概括描述”,将前面这些基本信息整合起来,便是此题答案。由于本诗语言较为直白、内容相对单纯,故理解起来不应很难。
    附两位鉴赏大家的“答案”,供参考、玩味: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间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而歌,犹有此遗风云。”(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揣摩那是一个夏天,芣苢都结子了,满山谷是采芣苢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现代·闻一多)
    考场满分答案:
    1.妇女一边唱着歌,一边在野地里摘取野菜,动作娴熟,十分快乐。
    2.妇女们聚集山间,三个一群,两个一对。她们个个笑容如靥,欢快地唱着民歌,弯下腰去捡拾野菜。
    3.在采摘野菜的田地里,一群辛勤劳作的妇女们在晴朗的天气里,以歌声为伴,在散发着野菜清香的田地里辛勤而快乐地采摘。
    4.我眼前出现了在广阔的野菜地里,勤劳辛苦的劳动妇女们边摘取野菜边歌唱的劳动景象,表现出那种在自然环境中无比欢乐的场景。
    5.我眼前出现的是在收获的季节里,妇女们戴着草帽,手持竹篮,在山上细心地采集野菜,口里哼着小曲,脸上浮现着笑容,一片祥和的景象。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3题)。(6分)
    ①(邹忌)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 。”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___ ,___ 。(刘禹锡《秋词》)
    ③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___ ,时时犹唱,___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④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 ? 。” (王实甫《长亭送别》)
    【试题解析】
    今年的默写题回归到了传统的上下文填空的形式,在数量上采取四题任选三题的形式,沿袭了06年的命题思路,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不考理解,只考识记,注重基础,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从选取的内容上看,《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刘禹锡《秋词》是唐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宋词,王实甫《长亭送别》是元曲,而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代表了相应时期的我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体现了命题者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迫切愿望。
    试题中的第①小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考查,虽然算不上名句,但这句话却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中句式整齐,富于音乐美和韵律感的特点;第②小题刘禹锡的《秋词》历来被人们称赞为另辟蹊径,一反常调,热情讴歌秋天的美好的佳作;第③小题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考查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赋予了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第④小题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中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句,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营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又告诉我们,利用青少年的年龄优势,尽量强化记忆、背诵,以备将来反刍、体味,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名句名篇的考查采用默写的方式,要求考生默写出全篇或部分的内容。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一般是考生背诵过或熟悉的,今年默写部分新增了7篇古诗文,包括2篇古文和5首诗歌,篇目总数也从33篇(首)增加至40篇(首)。题目做到了诗文兼顾,新老篇目兼顾,目的是推动语文教学,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考查默写古诗文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查,它更是对学生文化底蕴的考查。背诵古诗文,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反复吟咏古代诗文的过程中,增强了对文言句读的感性认识,扩大了文言词汇的积累,培养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情感和人生态度上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Core Competence”通行的中译是“核心竞争力”,但它的准确译法应该是“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不是公司独有的某种技术或工艺,也不是公司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能力,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公司集体学习、运作的结果。核心能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
    了解了“核心能力”的基本含义,我们就能发现目前将“Core Competence” 译成“核心竞争力”的误区所在。人们常常说,“渠道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某营销人员一年销售业绩上千万,他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这里,“核心竞争力”的译法把人们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了“渠道”、“劳动力资源”等外在的、有形的因素,而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内在性与本源性。一个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并不一定表明该公司核心能力强,特别是当竞争的环境不公平,或当该公司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时候。
    进一步说,当一个公司过分依靠外在因素在市场上表现出巨大的“竞争力”的时候,往往是这个公司的内在能力开始蜕化、衰减的时候。优越的资源对于一个公司、一个国家来说的确是一种福音,但同时也可能是一种“诅咒”。这让人想起西方学者关于“石油的诅咒”的说法。由于可以卖石油,一些富油的国家不追求高效的经济体制,不追求创新,他们就躺在石油上坐吃山空,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石油资源就成了一种诅咒。一个公司如果一味依靠外在优势进行竞争或只专注于当下的竞争(如打价格战),就难以逃脱这种被“诅咒”的命运。
    因此,公司必须从关注外在、表层、有形和现在,转向关注内在、深层、无形和未来。“核心能力”的概念体现的正是这种追求。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动态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公司必须注意保持核心能力的活力,否则也难逃“被诅咒的命运”。能使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一旦让公司形成路径依赖,也会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当环境发生巨变时,公司因难以应对而猝然倒下。这就是“核心能力的诅咒”。
    (取材于吴伯凡《“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
    [文本解析]
    在中国工商业界,“核心竞争力”几乎成了一种日常用语。这个说起来颇具专业色彩、听起来又浅显易懂的说法,高频率地出现于正式和非正式的商务沟通中。然而,若干误解和表达,却与“核心竞争力”的真实本义相去愈来愈远。本文正是要对人们脱口而出的错误概念进行一番正本清源。
    文本共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2段,解说“核心竞争力”;3-4段,议论“福音与诅咒”。
    我们先来分析把握文章。
    第1段,正面提出“核心竞争力”的准确译法,说明“核心能力”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即:①它是一种难于被竞争对手复制的能力,②它是一种能够为客户价值和利益的能力,③它是一种能够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能力。
    第2段,从反面说明人们对“核心竞争力”表达的误区所在。即:“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是一种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东西;而“竞争力”则是一种外在的、有形的、非本源性的东西。
    第3段,对比资源与能力,指出优越的、基于资源的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而言既是一种“福音”,也是一种“诅咒”。
    第4段,提出“核心能力”本身也存在着在“福音”与“诅咒”两种可能。一个企业的正确追求方向应该是:形成核心能力,并注意保持它的活力。
    一篇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难易,是由文本中信息量的多少与信息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所决定的。《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一文容易读懂,题目难度明显较低。据悉,这是命题人为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而精心设计安排的结果。
    14.下列对“核心能力”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核心能力与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和利益无关。
    B.核心能力不是指个人能力,而是指公司独有的技术。
    C.核心能力被竞争对手复制的可能性很大。
    D.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对应的检索区间主要是第1段,答案是D。A项对应第1段第4句“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其意是“有关”,而选项中却说“无关”。此乃“猴吃麻花——满拧”。B项对应第2句前面的两个“……不是……也不是……”。选项错在“而是指公司独有的技术”,其意又与文本大相径庭。C项对应第1段第3句后面“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选项与文本之意又相反。D项前面“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对应第1段第2句——“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正确概括;D项后面——“它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应第4段的第3句和第5句的前面“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两处信息的正确整合。
    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是对“核心能力”这一概念的误读与误用。
    B.公司如果一味依靠外在竞争优势或只致力于当下竞争,其前途堪忧。
    C.劳动力资源丰富、营销人员优秀能使公司在竞争中保持永久优势。
    D.对于任何公司或国家来说,优越的资源都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检索区间扩展为全文,答案是C。A项,可见第1段首句与第2段首句,与文意相符。B项,可见第3段第5句,其“难以逃脱这种被‘诅咒’的命运”即转换为选项的“前途堪忧”,与文意相符。C项对应第2段的前3句。概括此3句话,其意应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营销人员优秀不能使公司在竞争中保持永久优势”,而选项与此意正相反。D项,是对第3段4、5两句的概括,与文意相符。
    16.根据文意填空。(2分)
    文章说“一个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并不一定表明该公司核心能力强”,这是因为公司的竞争优势可能来自____, 以及其它外在因素。
    16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检索区间在第2段。要注意题干中“以及其它外在因素”的提示作用,从而确定横线处要求填入的应是“外在因素”。其第5句话正是对题目划线句原因的解释。句首“特别是”三个字是表示强调的起指示答题思路的短语,考生应能按图索骥,答出“竞争的环境不公平”“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如果两空分别答“竞争环境”“竞争手段”,而不回答“不公平”“不正当”,得1分。
    17.文章认为核心能力既是一个公司的“福音”,却也可能是“诅咒”,为什么?(4分)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并准确概括的能力。第4段说“能使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一旦让公司形成路径依赖,也会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此句话有两个要点:前一半讲的是“福音”,后一半讲的就是“诅咒”。“公司因难以应对而猝然倒下”,讲的是应变能力。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湿湿的想念

    七十年前,爷爷①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竟还处处葱茏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速生的凤头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地已悄悄变了模样。
    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象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的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
    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无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
    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他在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水给爷爷三样东西:
    水给了他想象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爷爷认识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认识课本上无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在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融会,丰富了自己的想象,最终凝聚为他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思索。
    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爷爷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以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使涓涓细流,也能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爷爷一生处世方式的写照。他是那么温和,又是那么倔,倔得从从容容。
    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
    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
    (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
     注释:①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
    2007年高考北京卷的文学作品阅读试题选用了散文《湿湿的想念》。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反映了命题者在文本选择上令人欣喜的审美趣味;命题难易适中,反映了命题者的匠心与善心。
    毫无疑问,这是一道颇见命题功力的试题,但从阅卷的情况看来,学生的答题还有诸多不足,这当然与学生对阅读的学习、理解有关,也似乎与命题本身有关。有一些零碎的想法,顾不上浅陋与冒昧,以就教于方家。
    我猜想,一提到阅读,很多考生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所谓的“技巧”,而不是真正读懂文章;我甚至怀疑有一些考生对阅读试题的揣摩比对文本的分析还要精心,对“审题”比对“审文本”还要投入。结果,阅读考试脱离了“阅读”而只剩下了“考试”,效果自然不如人意。
    这里不想就阅读问题作专业的探讨,但我想有两点应该能达成共识:阅读的基本要求是读懂文章,读懂文章的基本标准是读出文章的主旨与文脉。
    文章题为“湿湿的想念”,文章的主旨也是“湿湿的想念”。“想念”有两层意思:其一,“爷爷”的“湿湿的想念”,如第11段中“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其二,作者的“湿湿的想念”,如第13段中“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或者说,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作者因爷爷的“湿湿的想念”而产生的“湿湿的想念”。
    文章共有13段,文脉清晰。第1段是对爷爷一生的简介;2-5段写自己到湘西之后的所见所思,主要是新旧变迁的感慨;6-10段写沅水对爷爷的影响,第6段引用爷爷的自传说明这种影响,7-10段是作者对这种影响的自己的阐述,该部分为总分关系,第8段写沅水对爷爷的思维品质的影响,第9段写沅水对爷爷的性格的影响,第10段写沅水对爷爷的理想的影响;11-12段写爷爷对沅水充满感情的思念;13段写自己的愿望与思念。
    文章的主体内容是6-12段,写沅水对爷爷的影响和爷爷对沅水的思念。如果结合第1段,细分析起来,主体内容共有四层意思:爷爷在沅水边长大;沅水影响了爷爷;爷爷对沅水充满感情因而始终思念;爷爷在作品里表达着这种情感与思念。这四层意思在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且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即:因为在水边长大,所以受沅水影响;因为受沅水影响,所以对沅水充满情感;因为充满情感而将这样的记忆写进自己的作品。
    因此,爷爷的“湿湿的想念”就是对沅水的想念,是对沅水深情的想念;简言之,“湿”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沅水”,其二是“泪水”。所谓“湿湿的想念”就是关于“沅水”的想念,就是亲慢“泪水”的想念。
    很显然,试题主要围绕主旨与文脉设置,遗憾的是,很多考生没有读懂这样的主旨与文脉,因而失分;有的考生甚至没有阅读要首先读出主旨与文脉的意识,因而答非所问。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以上只是在紧张的阅卷之余,没有经过认真推敲思考的鄙见妄语,见笑于大方之家。完美是一个过程,而不可能是一个结果,命题当然也是如此。白璧微瑕,瑕不掩瑜。衷心感谢命题者付出的心血与探索,也期待着他们在通向完美的路程中继续前行。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侧重描述故乡的风景和水边的生活对沈从文一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B.文中的“书”有的地方指爷爷的创作,有的地方比喻大千世界、丰富人生。
    C.“水”的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的品德赋予了爷爷温和而倔强的性格。
    D.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热切憧憬。
    E.文章通过回到爷爷故乡的所见所想,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D项中“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理解不当。本文为沈从文先生去世后所写,第⑿段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可证。E项“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的理解不当。所谓“物是人非”,指景物依旧,人事更改;或自然永恒,人生无常。本文有“物是人非”的因素(如“山水依旧,但爷爷已然逝去”),但谈不上“集中”表达。文章主要表达的是:爷爷对水的深情和对理想的笃定伴随其一生。这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物是人非”。本题的两个错误选项,第一个没有任何难度,与原文稍作比对即可;第二个对“以偏概全”的错误理解提出较为严格的“精读”要求,对一些不求甚解的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19.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4分)
    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和对文章思路的把握。提问点在第一段,相关点是凭借内容上的关联来确定的。从题干锁定的句子来看,这里的“理想”与“文字与画”直接相关。第十段中既有与“理想”相呼应的信息——“美梦”,也有与“文字与画”相呼应的信息——“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而“美梦”的具体含义在第十段中揭示得很清晰:“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将这些信息整合,便是对文中“理想”的到位且全面的解释。
    20.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6分)
    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题目做出较为明确的提示:“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在文中,“湿”和水有关,也和泪有关(下文有“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和水相关的含义又有两层:一是外在,人事皆发生在水边(第⑻段);二是内在,水有流动性,有性情品格(第⑼段)。和泪相关的含义亦有两层:一是从客观感受对象上来说,人事有哀乐;二是从爷爷的主观性情上来说,他有着“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水的外在与内在、泪的客观与主观,将其归纳概括便形成本题的四个要点:①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水)密切相关的;②鲜活、流动、有生命的;③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④浸润着深沉情感的。
    尽管这4个要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据,但对考生的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考生很难将其分析得如此细致。因此,本题是一道难度较大的试题,对一般考生而言,能答出三个要点并不容易。
    21.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4分)
    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观点的把握。题干的提示意味相当明显——“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显然,题目是问沅水在沈从文二十岁前和二十岁后各扮演了什么角度,各具有怎样的意义。再参考“结合本文”的题干限制,我们便可从文中搜寻相关信息了:
    第⑵段中说:“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第⑹段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
    第⑿段中说:“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将这些相关文句加以整合,便不难得出答案了。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2.将下面6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 什刹海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那里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①顶上盖有色彩灿烂的瓦。②背后是景山,③还可以看到附近的鼓楼。④周围绕有城壕与金色瓦顶的墙垣,⑤由景山可以看到北京的中轴,⑥山上共有五座亭台,
    本题可局部破解。根据⑤中“可以看到”和③中“还可以看到”基本确定⑤③大致的并列顺序。⑥开头说“山”,承接②中“景山”而来,②⑥位置大致明确。④在句首,“城壕”、“墙垣”承接“紫禁城”之名。考生问题多出在①的位置制定上,④①②⑥⑤③是最常见的错误。关键在于①中“顶”承接谁而来?紫禁城可能有顶么?有顶的应是城中的宫殿,因此前后并不搭配,①只能用以解说⑥中“亭台”之顶。经调整,答案即为④②⑥①⑤③。
    23.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5字)(4分)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颐和园团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4.8公里。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解析]
    本段第一句作为总领句,概括了此报道的核心话题,即“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这里的关键词不在于“南水北调”,而在于“进展”,也就是工程的“阶段”,统观全文,发现共两个阶段,一是中线工程2010年竣工,一是北京段今年年底完工,但概括信息题,除了要简述核心话题外,还要把握题干中隐含的要求,本题要概括出对北京市民而言重要的信息,两个阶段,重要在哪儿?也就转化为概括两段工程的作用,这在文中均有明确说明,中线工程要实现长江水入京,北京段则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这几点答全,也就踩中了答案中的四个给分点。
    24.为接待国外游客,有关部门请你写一段话,向观光者介绍你所熟悉的某地区(区县、乡镇或街道)的某一文化观光景点的特色。(5分)
    要求:①语言通顺、得体;不少于60字。②切合“文化观光”的主旨。③不得透露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
    [解析]
    文化景观题看似简单,其实对学生的要求却不低。从我们目前评阅的部分试卷来看,该题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其中大体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文体意识不明确。题旨要求的是景观介绍,自然当以说明为主,但许多同学却在景观评论上花费了大量的文字,因而将原本应突出的主体形象冲淡了。二是文化含义的狭义化。许多同学将文化片面地理解成思想含义的阐发。这既局限了他们的对象选择,又使得在具体表达对生硬机械。这些其实都根源于审题不清,我们还是重申那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柴工”,准确理解题意是成功答案的关键。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评析:

    于“不见”中发现 于“无声”中听音

    又是一阵惊讶,又是一片哗然!这似乎成了每年高考之后师生的一道“风景”,社会舆论的一种必然。褒也好,贬也罢;难也好,易也罢。留给我们的应该更多的是一些反思,惊醒我们的应该是势在必行的改革。
    高考和素质教育是不是水火不容,高考能不能体现素质教育,争论来讨论去似乎也难以定论,它们之间究竟有多少相包容的抑或相冲突的,我辈才疏学浅也无能为力弄个仔细,但我在冥思中看到了课程改革的脚步,听到了课程改革的号角声。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就这么一个作文题,北京2007年高考作文题,它旨在考查学生的什么?需要我们的学生首先具备什么能力才能将这篇作文作好?
    我想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吧!不会阅读,就谈不上立意。这个材料给了我们些什么信息呢?一联唐诗、五种理解、自己的体会、展开联想。先说“一联唐诗”,先得看明白这联诗在说什么吧,看不见的细雨把衣服淋湿了,花瓣悄悄落地听不见声音,这是字面上看明白了,再读一遍呢,恐怕意思还不仅限于此。假如实在读不出其他意思,没关系,试题紧接着给你提供了五种理解。问题是你对着五种理解是不是真理解了。“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重点应该是“品格”,而不应该是毫无顾忌地谈论“春天的美好”;“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重点则不是“境界”,而是“恬淡地做人”,其实就是对“品格”的具体化,假如海阔天空地阐述做人的境界,则又离题万里了;“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又该作何解,你当然可以谈“寂寞”,但准确地讲,这里的寂寞应该是具备恬淡地做人的品格所必须面对的处境;再看“‘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则是面对寂寞处境时所导致的结果,可简单理解为不在寂寞中平庸,就在寂寞中伟大吧;至于“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谈论同一个问题而已。这样,五个问题是不是就归结为一个问题?理解到此,什么给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还那么重要吗?
    接着再谈“自己的体会”,你当然可以对提供的五个“有人说”进行体会,也可以另辟蹊径。细读诗的意境,那种独处寂寞的滋味会一点点滋生,烟雨朦胧的江南细雨中,独自黯然感怀,衣衫已浸湿,却全然不觉,心已经完全沉浸在那伤感惜别中。假如你是多愁善感的人,在自己的世界里坚守着一份恬淡的品格,浑然不知世界之外的人对你心生悲哀和怜惜,读这句诗,你会陷进去难以自拔;假如你是体贴细腻的人,能用心把亲情、友情滋润,因而也会得到更多的爱的回报,读这句诗,你会读出一种人间至情;假如你是闲散无求的人,虽然平凡,但懂得生活,你的世界也许并不宽广,但足以让自己舒心开怀,读这句诗,会顿然领悟那种无欲的境界……可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综上所述,就用这个题目中所给的内容进行立意,至少有以下几种思考:
    1.春天般的品格(和风渐染、润物无声,引申出人间的各种真情)
    2.恬淡也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一种境界等
    3.面对寂寞需要一种超然的心态,寂寞需要忍耐于执着,不为人知又何妨等
    4.大音无声,大爱无言,默默无语并非无所作为,多一些默默奉献,少一些哗众取宠等
    5.追求功利导致社会的浮躁,缺少淡定做人将会失衡等……
    众多的角度,正是在于引导考生的多向思维,理解到此,这个作文题难易与否已不言自明了。
    最后再看什么是展开联想?无非是提示你不要就诗论诗,不要就事论事,不要局限在自己身上,把你的作文开拓到一个更为宽广的境地。积极关注、参与、体验和感悟人生,近代的学者倡导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既是人生的信条,也是学好语文能有所成就的必不可少的途径。语文课上,可结合文学作品的教学和作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细心体验和感悟人生。如此,学生作文将获得无尽的“源头活水”。
    “细雨温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我于“不见”中发现了我们教学的软肋,发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迷失,我于“无声”中听到了已敲响的课程改革的钟声,听到了学生发自心灵的呼唤。“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愿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能潜移默化广大的语文教师,滋润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
    [例文一]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令人陶醉的诗句,往往不是能够凭枯燥的艺术理念讲清楚的。这些诗句往往是一种细腻的、微妙的、独特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体验,不要说外人难以体察,就是作者本人,当他处于另一处境遇,眼前所见是另一幅图景的时候,恐怕也难以复制出当初诗中所蕴藏的那一份情思吧。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坦诚地说,我是第一次知道这两句诗,然而一首真正美好到极致的诗,却并不太需要读它的人先了解时代背景、创作动机、诗人的生平遭遇等等,我们完全可以仅仅凭借一颗跳动着的心去感受,凭借一双敏感的耳朵去倾听。换言之,好诗与上天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与作者倒可以层层剥离开来。因而我们只要能听懂上天的倾诉和人间永恒不变的乐音,我们就可以无限靠近诗句中所传达出的那份永恒不朽的感动。
    读这样的诗句需要静下来,放下手中的俗务,松开心灵的桎梏,然后,想像……如丝的细雨,轻轻的粘湿穿透春日薄如蝉翼的衣衫,如酥油一般滋润肌肤。缓缓的,如松软的雪地上一颗被挤碎的樱桃,红色的汁液渗出,浸到雪花的每一缕肌理,在它六角形的每一个尖尖上,凝结成一个细小而饱满的红色珠子。而皮肤如泥土一般,以令人体察不到的微弱的呼吸,吐纳着那柔滑的水滴,渐渐的,你身体的每个角落,便都有了雨水的存在在。那些雨水并非凭空生出的死水,它们有着自己的生命,或许曾摇摆过嫩绿的水草,或许曾有鱼儿在水中吐过泡泡,或许是一泓清泉绕过岩石青白色的脊梁,它们蒸腾、凝结,在天空中听守鸟儿的歌声,然后那自然孕育的跳跃的灵魂,便随细雨浸入了你的身体。在这一刻,我们还只是一个个孤零零、硬邦邦的个体吗?我们同大自然灵与肉的亲密接触不就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吗?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两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和梭罗。我注意到他们的诗文中,似乎特别强调农耕之乐,强调自给自足,用自己的双手去盖房子、种粮食果蔬、蓄养家禽家畜。而他们的伟大之处则正在于此:他们超越了单纯的懒汉闲夫式的隐士情结,而构建了一套更为纯朴,更为谦逊真诚的与大自然亲近的人生哲学。因而陶渊明摆脱了魏晋名士张狂不羁、折磨肉身、痛饮狂歌,最终服药而死的悲惨结局。而梭罗则没有像他的后辈那样,或充满“迷惘”,或身心“垮掉”,最终在仇恨、纵欲与郁郁寡欢中被粗砺的现实吞没。是大自然,充满善意,怀抱博大胸襟的母神,拯救了他们在人世间伤痕累累的身躯,然后用她甘甜的乳汁和轻暖的抚摸平息了他们内心的愤世嫉俗的怒火。他们无疑是幸运的。但如果不是听从了上天的旨意,一心一意的将自己的心脏贴在大地上,与山川同呼吸,与草木结友伴,他们又怎能在浑浊的世上,为后世留下一颗纯白无瑕的冰玉之心,又以其感悟自然的卓越作品彪炳千秋呢?
    用真心去感悟自然吧!有了那一份心动,读诗,你是知音;倾吐,你就是诗人。
    [例文二]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朦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得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得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犹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滕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点评】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立意深刻,脉络清晰。文章开篇点题,由诗句感叹寂寞,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即“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接着以纳兰性德和李煜为点例,来阐释寂寞为何,即“寂寞的意义”。第六段列举陆游、王维、元稹,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第七段内容上又进了一层,由“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拓展为“林则徐、韩愈式的寂寞是奉献,让人仰望”。
    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丰厚的材料积累和深厚的思想沉淀,是一篇颇有韵味的考场作文。

精彩分类
互动交流

© 2007-2017  高考语文网备案辽ICP备08005471号 

友情链接:辽宁省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