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精品高考语文资源

打造优质语文学习空间


现在距2018年高考还有 [ ] 天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2年10月月考高三语文试题
2011-11-8
来源:未知
点击数:  7690        作者:未知
  • 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一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水泊梁山所建立的是一个义的王国。不管是忠义堂还是聚义厅,都是以义为最高原则的。在江湖上,被无条件认同的这种义的原则是与官方所奉行的权利和财产的等级制相抗衡的。“替天行道”大旗下所建立的,就是这种义的理想国。在这种理想王国中,人人在精神上都像兄弟一样平等,但也不是没有等级,不过不是以财产和政治权力来划分的,而是以义。在两类义士(仗义疏财的和拔刀相助的)中尤以仗义疏财者占有最高的社会等级。因此,毫无武功的宋江占了第一把交椅,对于梁山事业毫无贡献的卢俊义占了第二把交椅。这不仅是一种军事等级,更是一种道德荣誉。在梁山泊,道德约束力远远要超过军事的约束力。
    而这个理想国走向毁灭,不是由于外部的压力,而是源于这个平等原则的内在的矛盾。因为在这个义的王国中,享有最高权威的是最主动地仗义疏财的义士。而这样的义士必然是最大的财主。而财主的出现恰恰又是经济上、财产上的不平等造成的。这样的思想矛盾就决定了在组织上占据领导地位的绝对不可能是解宝、解珍、阮氏兄弟那样的脱离了土地的农民(猎户、渔民),而是宋江、卢俊义那样的地主阶级的在野派。
    农民起义从来就不是一个阶级所能胜任的,起义者向来都是农民、小生产者和地主阶级的在野派组成的统一战线。这种起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但在思想上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而且在组织上具有妥协、投向的内在因素。稍有西方文论修养的读者都不难从恩格斯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写农民起义失败的剧本)的评论中得到解释,恩格斯在那封著名的信中说济金根悲剧的根源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这本来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理论问题。电视剧《水浒传》的改编者如果用在武打设计方面所花的心思的百分之一来思考这样关键、严肃的问题,我想,就不至于在耗资上千万人民币的大制作上弄出致命伤来了。
    这还是从一般农民起义的普遍规律来看问题的,就《水浒传》这个具体作品来看,还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特点。在《水浒传》原著中,梁山英雄的投降不是像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那样,因为在军事上面临败亡,而恰恰发生在军事上节节胜利之时;不是因为在败亡前夕组织上发生分裂,而是保持了组织上的完整而走向投降的。《水浒传》的作者特意安排了宋江主动投降这一情节,让他戴上了英雄主义的光圈。所有这些深刻的方面,都被电视剧的改编者忽略了,其结果是:改编者把宋江肤浅化,不但把一切罪孽都归咎于他,而且把他写成了一个猥琐的小丑(为他设计了一种小女人的脚步)。
    (选自《名作欣赏》,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有关“义”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义是水泊梁山所建立的理想国中解决各种矛盾都必须遵守的唯一的最高原则。
    B.与官方奉行的权利、财产的等级制相抗衡的义的原则在江湖上常被无条件认同。
    C.人人在精神上都像兄弟一样平等,是水泊梁山理想王国所提倡的义的全部内涵。
    D.由于义的程度不同,水泊梁山中地位极低的拔刀相助者往往要受制于仗义疏财者。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农民起义从来就不是一个阶级能胜任的,而是由不同阶层构成的统一战线来完成的。
    B.诸如阮氏兄弟那样的脱离了土地的农民在水泊梁山上是很难进入仗义疏财者的行列的。
    C.水泊梁山的众英雄根本不需要军事的约束力,只需要人们的道德自律。
    D.作者对电视剧《水浒传》的改编者不尊重原著、不严肃的态度提出了批评。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梁山的义士主要分为两类,即仗义疏财的和拔刀相助的,其中前者占有最崇高的社会地位。
    B.像宋江、卢俊义那样的地主阶级的在野派,他们在梁山享有最高权威,因而和解宝、解珍这类人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C.农民、小生产者和地主阶级组成的统一战线在思想上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是农民起义往往以失败告终的原因之一。
    D.历史上没有哪次农民起义不是在组织上生分裂或军事上处于败亡的状态下失败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江革字次翁,齐国临淄人也。少失父,独与母居。遭天下乱,盗贼并起,革负母逃难,备经阻险,常采拾以为养。数遇贼,或劫欲将去,革辄涕泣求哀,言有老母,辞气愿款,有足感动人者。贼以是不忍犯之,或乃指避兵之方,遂得俱全于难。革转客下邳,穷贫裸跣,行佣以供母,便身之物,莫不必给。  
    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每至岁时,县当案比,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挽车,不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太守尝备礼召,革以母老不应。及母终,尝寝伏冢庐,服竟,不忍除。郡守遣丞掾释服,因请以为吏。   
    永平初,举孝廉为郎,补楚太仆。月余,自劾去。楚王英驰遣官属追之,遂不肯还。复使中傅赠送,辞不受。后数应三公命,辄去。   
    建初初,太尉牟融举贤良方正。再迁司空长史。肃宗甚崇礼之,迁五官中郎将。每朝会,帝常使虎贲扶侍,及进拜,恒目礼焉。时有疾不会,辄太官送醪膳,恩宠有殊。于是京师贵戚卫尉马廖、侍中窦宪慕其行,各奉书致礼,革无所报受。帝闻而益善之。后上书乞骸骨,转拜谏议大夫,赐告归,因谢病称笃。 
    元和中,天子思革至行,制诏齐相曰:“谏议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何如?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国家每惟志士,未尝不及革。县以见谷千斛赐‘巨孝’,常以八月长吏存问,致羊酒,以终厥身。如有不幸,祠以中牢。”由是“巨孝”之称,行于天下。及卒,诏复赐谷千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劫欲将去 或:有时
    B.革以母老不应 应:应召
    C.服竟,不忍除 除:脱掉
    D.帝闻而益善之 善:美好
    5.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属于表现江革“孝母”品性的一组是( )
    ①少失父,独与母居 ②革负母逃难,备经阻险,常采适以为养 ③革辄涕泣求哀,言有老母,辞气愿款 ④穷贫裸跣,行佣以供母 ⑤便身之物,莫不必给 ⑥太守尝备礼召,革以母老不应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天下大乱、盗贼横出的生存危难之际,江革不怕危险,带着母亲逃难;在遭劫的情况下,他哭着哀求贼人,说愿意拿出财物,请求放了他们母子。
    B.江革怕车子晃动而伤害到自己的老母亲,拒绝使用牛马拉车,亲自扶辕驾车,因而获得了“江巨孝”的美称。
    C.江革的孝母行为,深深地感动了地方的父母官,被请去为吏;后他被举荐做了孝廉,但是他淡泊名利,不久,便辞官离去。
    D.皇帝非常思慕江革的至行,便给齐相下诏,赏给江革谷千斛,赐给江革“巨孝”的称号,并要求经常慰问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以是不忍犯之,或乃指避兵之方,遂得俱全于难。
    译文: 
    (2)谏议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何如?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扶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因诗中讽刺宋兵久屯失利被奏,贬为郴州酒税,经过岳阳楼,登临有感,故有此词。
    8.上阕“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深意?(5分)
    答: 
    9.下阕“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词说说它的妙处。(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潭记》)
    (2)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3)吾师道也, ?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海龟
    张抗抗

    D有一个可爱的3岁女儿。对女儿一向有求必应。他的工作单位离家近两小时路程。为了减少往返,他总在周末才回家。每次回家,女儿在晚上临睡前必要让他讲个故事。一年过去了,什么大灰狼小白兔,他肚子瘪瘪塌塌,早已被搜刮干净。
    女儿却不肯善罢甘休,抱着他的膝不肯上床,连妻也哄她不好。
    他满心焦虑。虽是周末晚上,他还得赶写一篇文章。研究所的头儿亲自点名,让他在一个术会议上发言,他将有机会在同行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与才华。
    “爸爸讲故事呀!”女儿纠缠不休。
    讲什么呢?他真没有时间。发言关系到对他实际水平和个人价值的确认,听说很快就要评职称了。
    他突然记起当天报纸上看到的一则趣闻。当时无意瞟了几眼,现在倒可以用对女儿随意应付一番。
    从前在一个海岛上……他开始尽量耐心委婉对女儿娓娓道出。那儿的人,家家户户养着一种大海龟。海龟像一张小桌子那么大,有很硬的壳和很粗的爪子。那个海岛上,没有汽车,没有自行车,也没有小毛驴。一个人要到岛上另一个人家去串门,就骑着海龟去。海龟最爱吃大香蕉。它的主人就坐在海龟背上,用一根细杆子拴上一根绳,香蕉就悬在海龟脑袋上,离它只有几步远。海龟想吃香蕉,就开始往前爬,可它一爬,那背上的人手里的香蕉也往前走了。它怎么也够不着,于是它就拼命往前爬,它爬,香蕉也爬,就这样它背上的人,就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女儿不知什么时候已睡着了,腮上挂着浅浅的酒窝。
    他连续昼夜伏笔奋战,发言很成功,获得大家的好评,文章将被收入当年的年会专集。有人私下议论,说他虽是助研,实际上相当于副研究员的水平。
    转眼又到星期六了。他去幼儿园接女儿回家时,才想起这一星期忙得昏头昏脑,竟然忘了给女儿准备故事。出乎他意料,女儿临睡前忽然对他说:“爸爸今天你还讲那个大海龟好不好?”他松了一口气,却纳闷女儿何以对这大海龟如此感兴趣。
    ……就这样骑着海龟的人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他敷衍了事地讲完了故事。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同女儿亲近的情绪,他心里实际上还在惦着自己的职称。如果这次能评上副研,他一家三口就有希望分到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工资也可增长几十块钱。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昨天,上头又给了他新的任务。他必须在一个月内,译出一部有关w理论的200页的著作,三个月内编出一部新的辞典,六个月内与人合写一部有关w理论的评述……他不知道他如何才能做完这些事。
    “那骑海龟的人到了地方以后到底怎么样了呢?”女儿竟然破例没有睡着,眨着黑葡萄似的眼睛看着问。
    他说,骑海龟的人到地方了以后,就把海龟整个儿翻过;翻过它就不能逃跑了,只能乖乖地等它的主人去办完事。再把它翻过,骑它回家。女儿似还要问什么。他不耐烦地拍拍她的后脑勺,把她交给了妻。为了不受干扰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上全部任务,真正奠定他在术界的地位,他索性把铺盖搬到了研究所。黑夜白天泡在图书馆资料室里。不这样做,就对不住自己,也对不住领导对他的信任。一个几百人的研究所,老的老,小的小,真正能顶用的,还是他这样的中青年骨干。但无论怎么辛苦,他觉得前面总还有个盼头……
    半年后,他第一次疲惫不堪地回家,心里如释重负。女儿见到他,目光转向妈妈,那句话没问出,这个人是谁呀?临睡前,破天荒第一回并不缠他讲故事,大眼睛骨碌碌转了几回,终于问:“我想起了上次你讲的大海龟。后来到底有没有给它吃香蕉呢?”
    他一愣,含糊回答,可能是给了。女儿却不满意,又问他,到底给了几个。他说,一大堆。女儿又问,是不是每次都给,他茫然……
    星期一上班,得知职称名额已定,他因年限不够没有希望晋升;工资不动,住房当然暂时也不能动……他感到浑身骨骼疏松……不知怎么,他想起了那只海龟,他如果告诉女儿,人并没有把香蕉给海龟吃,对女儿说未免太残酷了,他不忍心。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选材看似一般,实则独特。小说中,作者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女儿”的纯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B.小说语言是冷静的超然的,叙述平实,不带作者的感情,这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C.本篇小说作者借以反映现实生活的安排很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
    D.小说中“海龟”的命运与主人公D的命运有相同的地方,读来令人叹息,引发读者的思考。
    E.小说中的D一心惦记着评职称的事,给女儿讲故事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是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2)小说中D未能晋升,“不知怎么他想起了那只海龟”,D和海龟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6分)
    答: 

    (3)小说通过D形象反映出什么主题?D为什么不把海龟真实的结果告诉女儿?(6分)
    答: 

    (4)这篇小说以“海龟”为题,既写了D给女儿讲故事,又写了D评职称的进展情况,有人认为这样写叙述的内容很乱,但有人认为这样安排很好。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并简要论述。(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作家迟子建访谈(节选)
    彭程
    2007年,迟子建以她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获得第四节鲁迅文学奖,这已是她第三次获得该奖项。
    记者:你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开篇这个既像诗歌般凄楚又像偈子般透彻的句子为读者打开了一条通往苦界的羊肠小路,同时为小说的叙述风格奠定了一种冷静而哀婉的基调。请问,你是怎么找到这种基调的?
    迟子建:灾难来临,人的本能是拒绝。可有些灾难(或可称为“意外”)是不能拒绝的,因为那是命运。最初听到爱人遭遇车祸的消息,我身边一个人都没有。放下电话,我跺了一下脚,问自己:我做错了什么?我想这样残忍的事情降临到我头上,我一定是“有罪”的。可我是“无罪”的。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我一直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与人为善。我踏踏实实写我的作品,知足地过着温暖的小日子,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何罪之有?我委屈,放声大哭。
    吞咽痛苦这枚苦果,是艰难的。我所经历的那一切,我都没勇气回顾。总之,心灰意冷,身心俱疲。我不敢出门,不愿意见阳光,尤其怕见到熟人,那些安慰的话语,都让我无法承受。我在写作中逃避,而事实证明,写作拯救了我。在写作中,我获得了新生。因为我突然觉得,有一个世界,我想象的世界,它没有背弃我,我可以用笔构建一个世界,来安慰我。我经历痛苦的那个时期,中国频频发生矿难,看着电视上女人们那一张张悲伤欲绝的脸,我体味和理解着她们的痛苦,并且探究着造成这“不幸”的缘由。我明白了,我经历的灾难,是命运的;而她们经历的灾难,人为的成分更多,这是更大的不幸。
    记者:这几年,朋友们极少提及你丈夫遭遇车祸的事情,怕惹你伤心。在这篇小说中,你详细地描述了魔术师遭遇车祸之后未亡人的痛苦,这使小说中的叙述者具有与你本人相似的身份与体验。是什么使你直面难以释怀的痛苦回忆?你在叙述者身上投下了多少个人经验与内心体验的双重幻影?这部小说是否可以看作是一部关于自我救赎的小说?叙述者或者你本人如何通过接触更为深广的痛苦而使自己从个人痛苦中得以解脱?
    迟子建:写作《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其实是想给个人伤痛找一个排遣的出口。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小说是一篇“漫长的悼词”,具有你说的“自我救赎”的意味。开始写它的时候,是极其痛苦的,因为那等于又一次挑开了伤口,让它滴血。不过随着小说的推进,这个伤口在慢慢地“结痂”,因为“众生”的苦难使个人的痛苦变弱了。个人一旦变小了,世界就大了。相反,一旦把个人看得过重,世界就变小了。一个人要想真正融入世界中,一定要把自己变得小一些,最好小得如一粒微尘,这样,世界才能升腾起来。就这样,我的足迹所到之处,我都看到了无处不在的苦难,也看到了苦难中的温暖和柔情。我用笔惊喜地描摹着我看到的这一切,从中获得了一种“大解脱”。只有解脱了的我,才会放松下来,才会对往昔的岁月无怨无悔。
    (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开篇第一句话表现了作者想要封闭自己,把忧伤留在心底的痛苦之情。
    B.迟子建认为矿难的受害者经历的灾难是人为的,因此她觉得那些矿难遇难者家属比自己更为不幸。
    C.“自我救赎”的意思是自己拯救自己,迟子建通过小说找到了排遣痛苦的出口,让自己获得了一种解脱。
    D.迟子建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一篇“漫长的悼词”,是说这篇小说是对她过去的人生不幸的悼念。
    E.在这篇访谈中,记者紧紧围绕作家的个人不幸与作品表达之间的关系提问,挖掘出了作家的创作动机、情感历程和写作技巧。
    (2)哪些因素使迟子建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找到了冷静而哀婉的基调?(6分)
    答: 

    (3)面对人生中的苦难,迟子建是如何获得解脱的?请分点概括。(6分)
    答: 

    (4)迟子建说:“个人一旦变小了,世界就大了。”如何理解这句话?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发?(8分)
    答: 

    第二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节日的荧屏节目精彩,特别吸引人,有经典的电影、轻松的综艺节目、长见识的各类讲座等。他们几个好友凑在一起,废寝忘食,焚膏继晷,边看边聊,真是逍遥自在。
    B.长歌当哭,要在痛定之后。痛未定,也就哭不出腔来。仅以这段像心绪一样散乱的文字,纪年我们永远的季羡林。
    C.自古以来,螃蟹被誉为百鲜之尊,最鲜的美味也比不上蟹的美味。金秋时节,阳澄湖的螃蟹不仅个儿大,而且只只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D.曾几何时,两颗原子弹就使桀骜不驯的日本帝国屈服在美国的炮口之下……这一切的一切的确曾巩固了美国的霸权,但这些毕竟都已成为遥远的历史。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彩笺作为文具已经失去了它的实用意义,但作为文玩却是颇有艺术价值的藏品,纸张大概是不好保存的缘故,时下要在文玩市场寻找几套旧时的彩笺已非易事。
    B.3月7日17时许,被网友称为“乞丐王子”“犀利哥”的程国荣结束了在宁波市的流浪,终于回到了阔别11年的家乡。
    C.在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和平远未能现实地成为全球人共饮的甘露与共享的福祉,因而我们必须尽力研究和平、守望和平和追求和平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课题之一。
    D.我们总能从被访问者对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回顾、 对人生智慧和治学经验的总结、对历史与现实“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评价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 。 。 
    。 。 。 。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①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
    ②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事务的人
    ③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
    ④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
    ⑤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
    ⑥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
    A.②④⑥①⑤③ B.④⑥①②③⑤ C.②④①⑤③⑥ D.④①②⑥⑤③

    16.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
    答: 

    17.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的修辞和句式另写两个句子,使所写句子与划线句子构成排比,并且语意和谐、连贯。
    我的愿望是什么呢?我愿我的心,沉静如处子,没有一丝杂音,只有一片静谧。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西西弗斯的所作所为触怒了众神,众神惩罚他的方法,是让他将一块巨大的石头推上山顶。巨石的重量加上山体的陡度,使得他每一次都会在接近山顶的地方失手,眼睁睁看着巨石沿着自己努力过的轨道滚回山脚,落在同一个位置,分毫不差,精确得令人愤怒。每个清晨,西西弗斯都从那个起点推动着巨石向唾手可得的胜利进发;而每个黄昏,西西弗斯又只能对着回到起点的巨石叹息,心和太阳一起沉到山的另一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三百年前,哲学家康德为他的学生们讲述这个故事时说,这“不是一个哀叹命运的故事,而是一个赞美英雄的故事”。
    是的,纵然无力改变命运,至少可以摆出反叛的姿态;纵然赢不到任何的实利,至少可以为自己赢得一份尊严。
    请全面理解材料,联系实际,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自定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沈阳二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B A项中的“解决各种矛盾”与“唯一”两个词语在文中找不到依据;C项,“人人在精神上都像兄弟一样平等”是“义”的追求与表现,而不是其“全部内涵”;D项,“地位极低的拔刀相助者”和“拔刀相助者往往要受制于仗义疏财者”的说法不符合原文的表述。
    2.C C项的说法语原文中的“道德约束力远远要超过军事的约束力”意思不相符。
    3.D 该项的说法与原文的阐释不一致。
    4.D 善:认为好。
    5.B ①句说的是江革的生存状况。⑤句说的是江革行善周济别人的美德。
    6.A “愿意拿出财物”一句错误,原文说的是江革语气谨慎恭敬、诚恳真诚,感动了贼人。
    7.(1)贼人因此不忍侵犯他,有的竟然给他指出躲避贼兵的方法,于是才能够在危难中保全性命。(关键点:“以是”因此,“或”有的,“乃”竟然,得“能够”,“俱全于难”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
    (2)谏议大夫江革,日前因病告老还乡,现在的日常生活如何?孝道,排在各种品行的第一位,是各种善行的开始。(关键点:“前”日前,“以”因为,“归”还乡,“百行”各种品行。各1分,大意1分。)
    8.王维在渭城送别受朝廷派遣出使安西的元二,作《渭城曲》即本词中所提的《阳关》曲。(《阳关》本为王维的诗1分,送别友人之作1分。)词人此时是遭贬南行的迁客,不是奉命出使的使臣,化用此典,说请不要唱《阳关三叠》这样的送别曲了。在劝止中包含着悲苦和哀怨。作者怕听了这首送别曲,会加深已经难忍的迁愁谪恨,情辞恳切而沉痛。(每句一层,每层1分。)
    9.这首词表达的是作者无端遭贬的愁恨以及思君、忧国、怀乡等复杂的感情。(2分)而这两句因夕阳而念及国君和故乡,不仅借景抒情含义蕴藉、耐人寻味,而且也给全词的意境增添了悲壮的色彩,很有感染力。(4分)
    10.①俶而远视②往来翕忽③可以横绝峨眉巅④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⑥是故无贵无贱
    三、
    11.(1)AE(A小说并未体现作者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的意思。E未能把握主人公的主要性格特征。)(答出E得3分,答出A得2分)
    (2)①共同的经历:海龟一次次为了香蕉把人驮过海;D一次次为了职称不断地苦干。②共同的命运:海龟始终得不到应该得到的香蕉;D也没有评上应该评上的职称。③共同的性格:实干苦干,任劳任怨。(每点2分)
    (3)小说通过塑造与海龟有一样特点的D的形象,反映出当代社会竞争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3分)D不把海龟真实的结果告诉女儿,是他不想让不公平的现实伤害女儿心中美好的情感。(3分)
    (4)示例一:小说明线些D给女儿讲海龟的故事,暗线写D评职称的进展情况,这样双线安排很好。明暗线交替进行,虚实结合是小说内容更丰富,不单调;D和海龟又有共同的地方,交替进行叙述描写,能互相映衬,更好的塑造与海龟有一样特点的D的形象;能含蓄地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主题。
    示例二:这样叙述内容混乱,一会写D给女儿讲海龟的故事,一会写D评职称的进展情况,使小说的内容混乱而松散,线索不明晰,小说不停的变换叙述使人物的刻画不集中,主题不能在完整的情节和人物的刻画中清晰地表现出来。(观点明确得2分;论述完整得6分。)
    四、
    12.(1)BE (B“认为矿难的受害者经历的灾难是人为的”有误,原文说“而她们经历的灾难,人为的成分更多”。E文中并没有提到写作技巧。)(答出E得3分,答出B得2分)
    (2)①爱人遭遇车祸使她体味到失去亲人的痛苦;②无罪受过的委屈使她慨叹命运的不公;③逃避生活,寻求虚构的世界;④遇到更为不幸的矿工及家属们。(每点2分,答出任以三点即可)
    (3)①借助写作,虚构一个世界,来安慰自我。(2分)②看到无处不在的苦难,来将自己的苦难减弱;(2分)③看到苦难中的温暖和柔情,感到惊喜。(2分)
    (4)①如果自己小如微尘,自己的痛苦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那么自己生活的世界就变大变美好了(4分)②在生活中,可以用这种方法减弱苦难和悲伤,放大满足和快乐。(4分)
    13.B (B长歌当哭:以放生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A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此处主要是娱乐,语境不符。C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获的人吃得很饱,养得很胖。D曾几何时:没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与后面的“遥远的历史”相矛盾。)
    14.B(A语序不当,“纸张大概是不好保存的缘故”可修改为“大概是纸张不好保存的缘故”。C结构混乱,“我们必须尽力研究和平、守望和平和追求和平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课题之一”可修改成“我们必须尽力研究和平、守望和平和追求和平”或“研究和平、守望和平和追求和平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课题之一”。D成分残缺,在“平价”后加一个“中”字,构成“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的结构。)
    15.C (本文阐述内容为中国圣人的人格特征。第②句句首“但是”二字表转折,表示后面的内容由写中国圣人与佛、圣者的相同处转入论述中国圣人与佛、圣者的不同处,紧承段首,应置于开头;接着用概括性的句子交待中国圣人的人格特点,故第②句后面紧承的应是第④句;而第①句解释“内圣”与“外王”各自的着眼点,紧承第④句;第①句后面补充交代中国圣人“外王”并非一定可以为王,由剩下的句子各自的关联词可看出语序为⑤③⑥。)
    16.①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②这种新型星际“指南针”的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③它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④它还具有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拆成4句,句意明确,不改变原意,合理使用代词,语序合理,每点各一分。)
    17.参考答案:我愿我的眼,清冽如溪水,没有一点污浊,只有一片清澈。我愿我的生命,辽阔如天空,没有一朵乌云,只有一片蔚蓝。
    六、作文

精彩分类
互动交流

© 2007-2017  高考语文网备案辽ICP备08005471号 

友情链接:辽宁省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