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精品高考语文资源

打造优质语文学习空间


现在距2018年高考还有 [ ] 天
名师精讲高考文言实词
2017-11-30
点击数:  19773
  • Ⅰ 掌握文言实词的五大知识点

    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学好文言实词,首先要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通假字和特殊实词这五大知识点。

    一、多义实词:义项串记,语境求解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的本义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为“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如“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含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具体见后面“四、通假字:依据条件,准确判断”)

    掌握多义实词的方法有:

    1.巧记本义引申解

    (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

    ①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手和脚

    比喻义:兄弟

    ②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头和颈

    比喻义: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2)试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试着寻求义项间的联系。

    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台阶(《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指南录后序》)

    ③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修治,清理(《五人墓碑记》)

    ④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清除,废除,除掉,去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去,逝去(《元日》)

    义项间的联系:“除”本义是“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修治、整治”“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精要点拨

    对于常见常用的多义词,要了解它们意义衍变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多义词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

    例如,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

    本义: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

    引申义:①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②次要的,如“从犯”;③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叫从(zònɡ),如“从弟”。

    2.紧扣语境推敲解

    (2015·北京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墨者有巨子腹,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令吏弗诛。腹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取材于《吕氏春秋·去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1)至公也

    A.到达            B.极、最

    C.至于       D.导致

    (2)忍所私以行大义

    A.忍耐       B.容忍

    C.对……狠心     D.抑制

    答案 (1)B (2)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1)文中的“至公也”是评论尧、舜禅让的行为是天下最公正的。此处的“至”表程度,是“极、最”的意思。(2)“忍所私以行大义”的意思是墨学大师腹忍痛杀掉自己的儿子来推行大义。这里的“忍”是“忍痛”“对……狠心”的意思。

    精要点拨

    每个词语虽然都有它自己的含义,但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含义不同,或为本义或为引申义。只有紧扣语境,才能准确地解释词语。

    类义词(一义多词)

    ①表示“庄稼收成不好、荒年”的有:凶、俭、歉、饥、馑。

    ②表示“责备”的有:让、过、望、谴、非、尤、咎、责、诛、折。

    ③表示“赞许”的有:多、称、誉、许、道、与、嘉、褒。

    ④表示“私下、暗暗地”的有:阴、潜、间、私、窃、微、暗、密、偷。

    ⑤表示“掌管”的有:典、当、知、守、掌、职、执、序、司。

    ⑥表示“去、到、往”的有:之、适、如、造、诣、徂、至、趋。

    ⑦表示“轻视、看不起”的有:小、易、轻、少、鄙。

    ⑧表示“代理”的有:假、行、权、摄、署。

    ⑨表示“等到”的有:及、至、逮、迨、洎。

    二、古今异义实词:区分“异”类型,记“异”不记“同”

    1.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并说明其变化类型。

    (1)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词义变化类型:词义缩小

    (2)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古义:坐着打瞌睡

    今义:睡觉

    词义变化类型:词义扩大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外交使者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词义变化类型:词义转移

    (4)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古义: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

    词义变化类型:词义弱化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古义:仇恨,怀恨

    今义:埋怨,责备

    词义变化类型:词义弱化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古义:遗憾,不满

    今义:仇恨,怀恨

    词义变化类型:词义强化

    (7)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中性词

    今义:表示(语言、行为)恶劣或不道德,贬义词

    词义变化类型:感情色彩变化

    精要点拨

    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同形)的词语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①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古义只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②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谷”,古义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③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孙子膑脚”中的“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④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弱。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⑤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今天表示的语义增强。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⑥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今义是“迎合”,贬义。

    2(2015·上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梁彦光,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累迁岐州刺史。后数岁,转相州刺史。

    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州,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甚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相州人情险诐,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剋励,风俗大改。……(节选自《隋书》)

    ①邺都:邺城,相州治所。②饧:饴糖。③发摘:揭发。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儿有风骨

    B.称其不能理化

    C.无复衣冠之望

    D.招致山东大儒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可以将现在的意思代入文中,看其意思是否合适。A项“风骨”指人的气概、品格。古今含义相同。B项“理化”在文中的意思是“治理教化”, 今义指物理、化学这两门科目。C项“衣冠”在文中代指官职,今义指服装。D 项“山东”在文中指的是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参考译文

    梁彦光小时很聪慧,有很好的天赋,他的父亲常对亲近的人说:“这孩子有风骨,将会使我的家族兴盛起来。”梁彦光到太学学习,略略涉猎经史,循规蹈矩,自我约束,匆忙中举止也一定有礼节。开始做官当秘书郎时,年仅十七岁。多次升迁官至岐州刺史。以后几年又转任相州刺史。

    梁彦光以前在岐州,那里民风纯朴,他以宽缓平和的办法来镇守那里,全州大受感化,上交的赋税连年最多,为天下第一。等到了相州府衙,还是沿用在岐州的办法。但邺都人口杂居,民风不纯,人很狡诈,给梁彦光编歌谣,说他不能治理教化这个地方。高祖听说后责备梁彦光,最终免了他的官职。

    一年多后,任命他为赵州刺史。梁彦光对高祖说:“我以前在相州获罪,百姓说我是‘戴帽饧’。我自以为官已罢免了,就不再抱做官的希望,不想皇上施恩,又起用我。我请求重新做相州刺史,改变以前的治理办法,希望能改变那里的民风,以报答皇上的厚恩。”高祖同意了,梁彦光又出任相州刺史。

    相州的豪强地痞听说梁彦光是自己请求来相州的,没有不嗤笑的。梁彦光刚一上任,就揭发指斥奸邪之人的罪行,像有神灵指引一样,从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相州全境大为震惊。相州人心险恶,行为偏颇。梁彦光想革除这些弊端,就用官俸从崤山之东请来大学问家,每乡都设立学堂,非圣人先哲的书不得教授。常在每季最后一个月召集他们,亲自进行考试。有特别勤奋好学,聪明闻名的,在厅堂设宴席,其他人一起坐在走廊下。到学习有大的成就,就举行宾礼,贡于京师。又在郊外饯行,并用财物资助他们。于是人人都能励志学习,风俗大为改观。……

    精要点拨

    古今同形异义词是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碰到与现代词语同形的双音节词时,应格外留心。它们的意义少数是与今天相同的,多数是不同的,即现在是一个词,而在古代是两个词,须拆开翻译。古今异义实词是学习、考查的重点,积累时要记“异”不记“同”,即记住古今不同的义项,不去记古今相同的义项。

    三、活用实词:找规律,析特点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来推断。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1.试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项伯杀人,臣活之:活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却

    (3)外连衡而斗诸侯:斗

    (4)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走

    (5)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

    规律和特点:当不及物动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动词一般活用为使动用法。

    2.试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形容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

    (2)大王必欲急臣:急

    (3)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终

    (4)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劳、苦

    规律和特点:当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且这个形容词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时,该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3.试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名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第一个“封”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

    (3)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膏

    (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肉

    规律和特点:当名词后面带了宾语,且该名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时,该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4.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形容词、名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襟、带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齐

    (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

    规律和特点:当形容词、名词带了宾语,且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时,该形容词、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精要点拨

    围绕动词巧辨使动和意动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容易混淆的两种词类活用现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区分:

    1.看动作的施动者。如果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发出的,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那就是使动用法;如果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总之,动作是主语意念上发出的,这就是意动用法。

    2.看动作与事实的关系。当动作已成为事实或即将成为事实时,便构成使动用法;当其为内心感受、规划想法等主观认识,并没有形成客观事实时,便为意动用法。如《鸿门宴》中的“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是已成为事实的动作,所以它是使动用法;《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且庸人尚羞之”中的“羞”是一种心理活动,所以它是意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状语

    5.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西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草、露、日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

    (5)而相如廷叱之:

    (6)常以身翼蔽沛公:

    (7)人皆得以隶使之:

    (8)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东、南

    规律和特点: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为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6.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第二个“君”“臣”

    ②二月草已芽: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个“师”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⑤君子不齿:齿

    规律和特点:名词前有副词(“不”“已”“相”等),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在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左右欲刃相如:

    ③云青青兮欲雨: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十步

    规律和特点:能愿动词(指“能”“可”“欲”等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3)①沛公军霸上:

    ②鹪鹩巢于林: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

    ④国人不敢言,道路以目:道路

    ⑤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规律和特点:名词前面没有动词,后接介宾短语(后无动词),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4)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③塞者凿之,陡者级之:

    ④策之不以其道:

    ⑤填然鼓之:

    规律和特点:名词后面带“之”字,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5)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衣、怀

    ②道海安、如皋:

    ③大楚兴,陈胜王: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籍吏民,封府库:

    规律和特点:两个名词连用(或者一个名词和一个名词短语连用),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至于哪个名词活用,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6)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缇骑按剑而前:

    ③客逾庖而宴: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⑤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规律和特点:名词+而+动词或动词短语(不构成主谓关系)=活用动词+而+动词(动词短语)。或者:动词(动词短语)+而+名词=动词(动词短语)+而+活用动词。

    精要点拨

    区别名词活用为状语和活用为一般动词的方法有:

    ①看后面有无动词。有动词则修饰动词,是名词活用为状语;无动词,则表示独立动作,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看有无标志。名词前有副词“不、弗、先、后、已”或能愿动词“欲、能、可”,这时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③看理解、翻译起来是否通顺。按名词活用为状语理解,翻译通顺,则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同理亦然。

    即时巩固 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

     动词(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南”后无)

    ()动词活用为名词

    7.试找出下列句中动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

    (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进退

    (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

    (5)而其见愈奇:

    (6)不敢复有株治:株治

    (7)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规律和特点:一是两个动词连用,如构不成连动式,则后一个动词一般活用为名词;二是动词前若有“其”“之”等代词修饰,则该动词活用为名词

    四、通假字:依据条件,准确判断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父没,或劝之仕

    B.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C.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答案 B

    解析 B项属:连,跟着。A项“没”通“殁”。C项“队”通“坠”。D项“辩”通“辨”。

    2.阅读下面文段,试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义。

    建元六年,安国(指传主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①“倍”通“背”,违背。②“罢”通“疲”,疲劳。③“敝”通“弊”,害处。

    精要点拨

    通假,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对于通假字,除靠平时的积累外,还要依据通假条件,判断该字是否通假。这两个条件是:①通假字自身特点,a.读音相通(有些字因语音演变今天已看不出相通了)b.字形相似;②语境条件,在具体句子中,当某个字用它的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可以考虑通假。

    五、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特殊实词多关注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答案 C

    解析 偏义复词必须联系语境推断。A项出入:本义指出去和进来,在语境中偏取“入”的意义,指刘邦入关后严加防守,不让“他盗”进关。B项种果树的地方叫“园”,种蔬菜的地方叫“圃”,这里偏指“园”。C项婚姻:在古代,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夫妇双方的父母互称作“婚姻”,统称为亲家。D项存亡:本来指生存与衰亡,在语境中与“危急”对应,偏取“亡”的意义,用以强调蜀汉所处的艰难形势。ABD三项都属偏义复词,C项没有这种用法。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义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D.齐桓用其仇,有益于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

    答案 D

    解析 “逆顺”为偏义复词,偏在“逆”,与上文“仇”相应;其他三项均为同义复词。

    精要点拨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般是一个字一个词;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合成词)为主,两个字一个词。但古代汉语中也有特殊现象,存有少量双音节词(即复词),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就是较典型的两类复词。

    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如“根本”中的“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谤讥”中的“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

    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虽然它在古汉语中很少,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就会成为阅读的障碍。如何掌握呢?一要弄清两个语素的构成方式——意义上相近或相对,二要结合语境加以揣摩、判断。如“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中的“车骑”,结合下句则可知偏在“车”义。偏义复词具有临时、动态、借用的性质,一定要借助语境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的区别。同义复词是指几个语素处于同一语法位置的固定结构,且都表示同一个意义。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疲”和“敝”都表示同一个意思,即“疲劳”,是同义复词。而偏义复词,是在特定语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失去了。如“无毛羽以御寒暑”(《汉书·刑法志》)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偏在“寒”义。

    反训词

    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这样的词语有:①“沽”,买或卖;②“置”,置办或放弃;③“报”,报恩或报仇;④“从”,跟随或率领;⑤“纳”,收进或交出;⑥“迁”,升官或降职;⑦“市”,卖出或买入。

    Ⅱ 综合运用七种方法,推断实词含义

    高考不仅考查120个常见实词,还考查许多陌生、疑难的实词的含义,以及常见实词的不常用含义。为此,既要靠平时的积累,又要靠临场推断,且两者要紧密结合。推断有方法技巧,掌握主要推断方法,并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应对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重要策略。

    1.对称推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

    即时巩固1 (1)充分利用句中加“△”的字来推断加点字的意思。

    ①殚其地之出,其庐之入。竭尽

    ②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佩戴

    ③则思始而敬终。慎重

    ④忠不必兮,贤不必以。任用

    ⑤人车舆,万物殷富。众多

    (2)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体会一下对称法的运用。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断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译文:依靠道德施行仁义的可以称王,称王不必要等到具有大国的条件。

    推断方法:由该句的上句“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意为“凭借武力假托仁义的可以称霸,称霸必须具备大国的条件”,可以推断该句意。这叫对称推断。古人行文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近、相反或相对的特点。

    2.语境推断法

    主要是利用语境(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语句连贯、相承相接,其意义也是上下连贯、相承相接的特点来推断实词含义。这是推断最主要的方法。

    文言文的语境,有三个层面的理解:

    一是短语语境,就是实词所在的短语的词性特征和结构特征。比如说“谲佞残妒”是四个形容词构成的并列结构,我们就可以根据其他几个词的意义来推断“谲”的释义是否正确。

    二是句子语境,就是实词所在句子的结构特征和特定句义限定。2012年高考天津卷中实词题D选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我们只要对此句作简单的主谓宾结构分析,就知道“寿”在句中作谓语,肯定要解释为动词义,而不是名词。

    三是上下文语境,就是实词所在的上下文语段构成的语境。“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根据这样的语境,说“无行之人”“谲佞残妒”,由“佞”和“妒”我们就能基本推断“谲”解释为“诡诈”应该是正确的。

    语境推断法对于我们解读文言文,乃至现代文阅读题来说,都是必要的技能。它不仅有助于推断实词释义选项的正确与否,对解答虚词辨析题、信息筛选题、概括分析题也都有帮助。

    其实“两次代入法”(见后面“考场妙招”)和“语境推断法”两者殊途同归,都把目标指向原文,紧扣文言文来做题。所以反复揣摩,吃透原文方为解题之根本。

    即时巩固2 (1)利用语境推断法推断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并说出推断过程。

    ①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豫色:高兴的脸色。

    推断过程:下文说,“我前些日子听你说‘君子应不怨天,不怨人’”。孟子说:“此一时,彼一时也,时代不同了。”说明孟子此时对以前不怨天尤人的态度是有所保留的。由此可知,“豫色”应是“高兴的脸色”。

    ②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吕氏春秋·慎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诛:讨伐。

    推断过程:“诛”常作“杀死”义,但联系后文语境,庆封“走如鲁”,即“逃到鲁国”,可见他们并没有“杀死”庆封,而应是“讨伐”庆封。这是用语境推断法确定多义词的意思。

    (2)利用语境推断法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并说出推断过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译文:又有人说季布鲁莽,借酒使性难以接近。

    推断过程:此句关键词是“勇”。它常被译为“勇敢”,褒义词。但联系后文可知,“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对应了“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一人之毁而去臣”对应了“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毁”即“诋毁”,是“进谗言”。由此可推断“勇”绝非褒义,而应作贬义,译为“鲁莽、空有勇力”。

     

    3.语法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1)划分句子成分法

    “信义著于四海”(“信义”作主语,可判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烟涛微茫信难求”(状语,确实)

    “楚王贪而信张仪”(谓语,信任)

    (2)看搭配

    “辍耕之垄上”,“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

    “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文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即时巩固3 (1)利用语法推断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险固的地方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③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认为……少;认为……轻,轻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节选自《荀子·天论》)

    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天而思之

    大:尊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B.孰与物畜而制之

    物:把……当作物一样,名词活用为状语

    C.因物而多之

    多:与“少”相对,指数量多

    D.思物而物之

    物:把……当作物,名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C

    解析 这里的“多”应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增多”。

    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孰与骋能而化之             骋:施展

    B.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有:掌握

    C.故错人而思天       错:错误

    D.则失万物之情       情:本性

    答案 C

    解析 “错”与“思”相对,也应是一个动词,通“措”,放弃。

    参考译文

    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畜养起来而控制它呢?与其顺从天而赞美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呢?与其盼望,等待天时,哪里比得上适应天时而役使它呢?与其依顺万物的自然繁殖而求它增多,哪里比得上施展人的才能而使它按着人的需要有所变化呢?与其思慕万物而使它成为能供自己使用的物,哪里比得上管理好万物而不失掉它呢?与其希望万物能自然生长出来,哪里比得上掌握万物的生长规律呢?所以放弃人的努力而只寄希望于天,那就不能理解万物的本性,也就不能去利用它了。

    4.联想推断法

    联想推断法有课本联想推断法和成语联想推断法两种。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不少成语源于文言文,因此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即时巩固4 (1)利用课本联想推断法,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

    联想课文《陈情表》中的句子:听臣微志。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迫

    联想课文《指南录后序》中的句子: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C.入城,隳池踏田,民怨       隳:毁坏

    联想课文《过秦论》中的句子:隳名城,杀豪杰。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

    联想课文《荆轲刺秦王》中的句子: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答案 D

    解析 度:气度。

    (2)利用成语联想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接近、到。联想成语“若即若离”

    ②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掩饰。联想成语“文过饰非”

    ③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迫近、接近。联想成语“日薄西山”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寻找、寻求。联想成语“求全责备”

    5.字形推断法

    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丧失,汉字本身即为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樯橹”,“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

    另外,“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月”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

    即时巩固5 利用字形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

    (3)生而眇者不识日。眼盲

    (4)平民虽平价不能籴。买进粮食

    6.邻字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同义复词实际上是同义复用,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即时巩固6 利用邻字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年幼

    (2)益跅(tuò)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放纵

    (3)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检举、告发

    7.通假推断法(也叫字音推断法)(见前面“通假字”)

    推断只是推断,不是确定;推断不是万能的,它只是考场上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更为重要的是:推断方法往往不是单一使用的,而是要综合使用,这样推断的正确性就增大了。

    即时巩固7 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如是推断,请说明其推断方法。

    (1)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拔:超出。可以用语境推断法,也可用联想推断法:一可联想课文句子“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二可联想成语“出类拔萃”。

    (2)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世说新语·雅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高兴。可以用通假推断法、对称推断法、语境推断法。

    (3)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明史·花云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保护。可以用语法推断法、语境推断法。

     

            识记专用实词的文化内涵

    2015年新课标卷首次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突显了文化常识的重要性。确实,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这既是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提高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有帮助。在阅读文言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涉及古代文化的词语,如果对这些词语缺乏认知和了解,就会导致理解上的困难与失误。这说明,单单掌握字词句方面的古代汉语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古诗文反映的是古代社会的现实,涉及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器物用具、礼仪习俗等文化情况,不具备一些古代文化方面的常识,解读时定会贻笑大方。那么,如何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呢?

    1.明确范围和途径

    中国古代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包括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教育科举、宫室建筑、礼仪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但这里指的是“常识”,不求面面俱到,不求多深多偏,只求基本实用。这些常识都分布在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中,只要平时学习时留心积累即可。

    2.了解考查特点

    (1)随文命题,所考常识是附着在文中的专用实词上,实际上就是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只不过这个实词是专用的,含义是指向文化内涵的。

    (2)难度不大,以识记为主。

    (3)选择题型,“三正一负”,完全可以用做选择题的方法去做。

    即时巩固

    1(2015·浙江)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

    (1)陈璋,字_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冠群,字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玉成 “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

    (2)(示例)谦之 “冠群”意为出类拔萃,字“谦之”,以谦虚戒之。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关系问题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首先应仔细阅读题干,弄清要求是什么,题干中例子的意思;其次应对陈璋、孙冠群两个人名进行分析,明白“璋”为玉器名,“冠群”意思是冠压群芳,出类拔萃;然后根据此意思,得出两个人名的字,并进行解释。

    2.请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所包含的共同的文化知识。

    (1)A.王右丞(王维)      B.杜工部(杜甫)

    C.柳屯田(柳永)        D.王右军(王羲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涉及古人名字称谓知识。古人有用官职称呼人物的传统。

    (2)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C.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D.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涉及古代天文知识。古人将天上星群分为二十八星宿,还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

    (3)A.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

    B.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有感》)

    C.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毛泽东《浣溪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涉及古代地理知识。句中的“九州、神州、赤县”均指中国。

    (4)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C.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D.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涉及古代纪年法。句中的“永和九年”“至和元年”“元和十年”“阳嘉元年”均是采用皇帝年号纪年法。

    3.请根据相关知识判断,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用于纪年的一种方式,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2011年农历是辛卯年,2014年农历是甲午年,那么,2018年农历是________年。

                      

    A.戊戌       B.丁戌

    C.己亥       D.戊亥

    答案 A

    解析 根据干支纪年法推断。

    4(2014·大纲全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识记。B项“南面”即“面向南”。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南面”代称帝位。文中为即帝位之意。

    参考译文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年,担任婺州参军事。……后又升任将作大匠。皇上下诏恢复孝敬皇帝庙号为义宗,韦凑劝谏说:“传书说:‘一定要先确立名分。’《礼记》上说:‘祖’用来称有开创之功的国君,‘宗’用来称有德的国君,他们的宗庙经过百世也不会毁坏。历代能称宗者,都是统治四海,恩惠受到尊崇,在宗庙中排列,这就是所说的不毁。孝敬皇帝不曾称帝,况且另外设立了寝庙,没有称宗的名分。”于是作罢。又升迁担任右卫大将军,唐玄宗对他说:“按照旧例,那些卫大将军与尚书应交替担任,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不久转任河南尹,封为彭城郡公。恰逢洛阳主簿王钧因受贿触犯死罪,诏书说:“两台御史、河南尹放纵官吏从中侵吞牟利,《春秋》中说下属有罪,要处分统帅,韦凑降任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出任通州司马。”很久以后,韦凑升任为太原尹,兼任北都军器监,边防事务处理得当,下诏赏赐时服慰劳勉励他。等他生病的时候,派遣名医亲临治疗。死时享年六十五岁。

     

    解答实词题的实战技巧

    1.巧识设误特点

    (1)不辨词义:主要是针对一词多义的现象,命题者常常用以“甲义项”代替“乙义项”的方式设置错误。

    (2)忽略活用:命题者有意忽略某一词的活用现象,用活用现象前的词义解释它,设置答题陷阱。

    (3)以今释古:命题者常借用以今义释古义的方式考查考生对实词的掌握情况,这种设误角度多针对古今异义词。

    (4)不看语法:命题者常常会通过故意忽略词间搭配,造成词性错误的方式命题。

    (5)不明单双:命题者常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当成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来解释,造成释义错误。

    不妨一用

    下列错义设置有何特点?

    (1)(2010·课标全国)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新课标全国)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新课标全国Ⅰ)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3·新课标全国Ⅱ)C.深昧求贤之意也

    昧:冒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4·新课标全国Ⅰ)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4·新课标全国Ⅱ)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辨词义 (2)不辨词义 (3)不辨词义(或:以今释古) (4)不辨词义 (5)以今释古 (6)不辨词义

    2.用好两个答题小技巧

    (1)两次代入法。这是最主要的方法。即要让词回原句,句回原文。也就是说,首先把解释好的词放回原句中,把整个句子翻译一下,一般情况下,译得通顺,就说明解释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如果词回原句还不能断定解释的正误,那么我们还可以把整个句子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句,根据语境来判断解释的对错,这样,我们基本就能得出正确的判断了。

    (2)暂时“遗忘”法。有的时候,高考会考查常见实词的某一个相对冷偏的义项,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另一种方法——暂时“遗忘”法。就是暂时忽略这个实词,以“?”代替。因为有时常见义项会干扰我们的判断,那还不如全部“抹去”,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这个实词可能是什么意思。比如说2012年高考辽宁卷“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中的“横”解释为“横向、横陈、横渡、连横”都说不通。那我们干脆略去我们了解的几个义项,完全按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得出“横”是“出乎意料地”的意思。

    不妨一试

    (2012·新课标全国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主文:主持考试。镪:成串的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答案 D

    解析 阙:空缺,空额。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秦桧当国  当:主持

    B.朝论多属燧    属:属意

    C.父老遮道       遮:拦住

    D.不劳而治       治:治理

    答案 D

    解析 治:治理得好。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习有劳可赏以禄       近习:亲信

    B.不可假以权    假:授,给予

    C.以其羡补积逋       逋:拖欠

    D.江、浙再岁水旱  再:又

    答案 D

    解析 再:两次。

    参考译文

    萧燧,字照邻,临江郡军地人。萧燧幼时才能出众,很小就能写文章。绍兴十八年,考中进士。授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当时秦桧当权,他的亲信党羽秘密地告诉萧燧,秋试时一定会调他到漕台考场担任主考官,萧燧追问原因,那人说:“丞相有儿子要参加考试,想把这件事托付给您。”萧燧愤怒地说:“刚刚入仕怎么能做昧良心的事情!”秦桧怀恨在心。不久(萧燧)受命到秀州,到那里后发现名额已经满了,就从考官中换一名到漕台考场去主持考试,秦熺果然考中前列。宋孝宗初年,授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流应对皇帝的提问时,阐述了“官职应当选择合适的人,而不应当因人选官”的观点。皇帝很高兴,作《用人论》赏赐给大臣们。淳熙二年,升任起居郎。在此以前,监察御史一职空缺,朝中官员议论萧燧很合适,因为没有在郡县中任职的经历(而作罢),于是授官左司谏。当时宦官甘昪的门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的族叔王秬都奉命出使在外,有所倚仗,做下许多坏事,萧燧都上奏罢免了他们。当时朝中再次商议继续进攻、扩大战果的事情,皇帝拿这件事来问萧燧,萧燧回答说:“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不强大,财力不充裕,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如果自恃国内稍微安定,萌生骄纵之心,(结果)不是我所能知道的。”皇帝说:“真是忠言啊!”于是劝谏皇帝匡正法纪,采纳直言,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了功劳可以赏赐财物,却不能赋予权力。皇帝都赞许采纳了这些建议。(萧燧)出任严州知州。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萧燧刚刚到任时,官钱不到三千贯。他勤俭理政来满足开支。两年之间,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帝正吝惜官职,没有功绩不肯授予职位,(却仍然)下诏萧燧治理郡县有功,授官敷文阁待制,调任婺州知州。(离任时)严州父老拦住道路,几乎不能行走,送出州境的百姓有上千人。婺州与严州邻近,当地人熟知萧燧的法规教令,所以无需费力而州内治理得很好。当时天大旱,浙西常平司请求将粮食运到严州,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我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为这件事向朝廷请示,打开太仓取米赈济灾民。淳熙八年,(萧燧)被召回朝廷,进言说:“江、浙连续两年蒙受旱涝灾害,希望能下诏要求臣民上书言事,仍旧让各部门协助解决郡县赋税,不要只是督促催缴。”淳熙十年,上书奏言广西各州郡百姓深受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百姓感激皇恩浩荡,这一带丁税减半,也是从萧燧开始的。绍熙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精彩分类
互动交流

© 2007-2017  高考语文网备案辽ICP备08005471号 

友情链接:辽宁省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