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精品高考语文资源

打造优质语文学习空间


现在距2018年高考还有 [ ] 天
精彩分类
互动交流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类型及解析
2017-5-22
点击数:  18158
  •   病句分析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近几年多用单选题考查病句的辨认,也考查了病因判断、病句修改等,并多将病句和语意明确揉和考查。复习时。要认真弄清用词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修辞不当、歧义等方面的各种病因。还要掌握辨认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修改病句,并在多练、形成有效语感的基础上。感悟快速且准确判断的思路、方法等。争取具有较高的解题能力,并较好在语言交际中避免病句。

    各种语病概述:

      〔解析〕造成语病的原因主要是词语错用、语法错误、逻辑错误、重复罗嗦、修辞不当、歧义六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多种情况,将例述如下:

    一 词语错用

    (一)词性误用

    1 名词误用

      例1: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条理”本是名词,在此使用为形容词。与“完整、清晰”并列。可改为“有条理”)

      例2:你这种行为就不中国了。(“中国”是名词,此使用为动词。可改为“不是中国人的行为。”)

      2 动词误用

      例1:这是一个多么感动的场面啊!(“感动”是一个动词,在此使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感人”)

      例2:思维这个词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使用”是动词,此处使用显得繁冗,可去掉)

      3 形容词误用

      例1:他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使我心中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此处误用为名词,可改为“沉重感”)

    2:这本书。精装本与普及本的定价悬殊一半多。(“悬殊”本是形容词。在此使用为动词。可改为“相差”。)

      4 数量词误用

      例1:上午。他吃了二个馒头和一碗粥。(“二”应改为“俩”)

    2:在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他们二个人又在一起交流经验。(“二”应改为“俩”)   例3:收音机的价格一降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倍。(将“一倍”改为50%等)

    4:赵家坡这个小山庄,自力更生建起了一座蓄水近十万多立方米的水库。(“近”与“多”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例5: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平均”和“以上”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例6:我们外科的治愈率已由80%增加了93%。(“了”应改为“到”)

      例7:他那身汗溃的劳动布单帽和半新的家做黄布褂都早已湿透了。(量词“身”可修饰“黄布褂”,但不能修饰“单帽”,应将“身”改为“顶”,并在“半新”前加“那件”)

      5 代词指代不明

      例1: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明。根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

      例2:在老校友聚会的那天,张青和王捷一见面,他就说:“你还认识他吗?”(“他”究指张青呢还是王捷呢?可将其改为“张青”)

      6 副词误用

      例1:新的政委和老政委一样,更会体贴战士。(“更”与语境不符,应删去)

      例2:他在工作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不是偶尔的。(“偶尔”是副词,不能作谓语,此处将其误用为形容词,应改为“偶然”)

      7 介词不当

      例1: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误用,应去掉)

      例2:我关于美学很感兴趣。(“关于”误用,应改为“对”或“对于”)

      例3: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在”和“上”多余,并导致了语法错误。应删去)

      8 助词误用

      例l:广东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高潮。(“正”和“了”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例2: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前后不能重复,否则。将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将”和“了”矛盾。应删去“了”)

      例3: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因多用“的”字,使本为主谓短语作主语变为名词性偏正短语作主语,与谓语部分不能配对,应删掉“的”)

      9 连词误用

      例l:他的话明确和有力。(“和”应改为“而”)

      例2:大家主动地批判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使本不为并列关系的词语变为了并列关系,应改为“等”)

      例3:欣逢这个伟大的日子,我谨代表我国政府、人民和我本人向阁下及通过阁下向贵国政府及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第一个“及”误用,应改为“并”)

      例4: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义学历史或者学地理。(“或者应改为“还是

    (二)词义不当

      1 词义误解

      例:这种鼓吹有钱便是万能的说法简直是不刊之论。(“不刊之论”是不更改、磨灭的言论,可改为“极端错误”等)

      2 词义轻重不当

      例1: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成就”词义过重。应改为“成绩”)

      例2:对于这种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我们必须很好批评。(“批评”词义太轻。应改为“斗争”等)

      3 词义范围不当

      例l:社会主义建设时候需要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时候”范围太小,应改为“时期”)

      例2:我们应很好控制改革开放的场面。(“场面”范围大小,应改为“局面”)

      例3:我们班上今天发生了不好的事变。(“事变”一词范围太大。应改为“事件”或“事情”)

    (三)色彩不当

      例l:我军经过多次的冲锋。终于打退了敌人的顽强进攻。(“顽强”是褒义词在,在此使用为贬义词,应改为“顽固”)

      例2:要想大家都有高昂的斗志,我们应该做仔细的煽动工作。(“煽动”是贬义词,在此误为褒义词,应改为“鼓动”)

      例3:老大娘虽然一字不识,但她一进屋便敏锐地感觉到:屋里弥漫着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专业术语,用于一字不识的老大娘是不恰当的,应改为“煤气”)

      例4:我们在全世界再次郑重地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明”用于此不合庄重严肃语境,应改为“声明”)

    (四)关联词语误用

      1 错用关联词语

      例l:尽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也要完成任务。(“尽管”是转折联词,此分句间是条件关系,使用它不恰当,应改为“不管”)

      例2:宁可千日无灾,不可一日不防。(“宁可…………”是选择中表取舍关系的关联词,此分句间应是让步假设关系,此用它不能正确地显现分句间的关系,应改为“即使…………”)

      2 滥用关联词语

      例l:这幅画我一直非常喜欢,可是对它的领悟,却是不久前的事,(“却”与“可是”重复,应删去“却”或“可是”)

      例2: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不感兴趣。所以对数学很喜欢。(“由于……所以……”表因果关系,而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应去掉)

      3 缺少关联词语

      例1: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前面已用“不仅”,而后一分句缺少与之相呼应的“而且”等,应在“体形”前加“而且”)

       2: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此处两个分句间明显是有转折关系,应加上“虽然……但是……”这一对关联词)

      4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l: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不管应移到句首)

      例2:小玉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因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不但”应移至句首)

      例3: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化肥厂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化肥的供应。(应将第一个“一方面”移至句首)

      例4:不等大家到齐,就他一个干起来了(两个分句主语相同,只不过第一个分句后省主语,所以“就”应移到“他”与“一个”间)

      5 关联词语配套使用不当

      例l: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只有”和“就”不是同套关联词,不能配搭使用,应将“就”改为“才”,不能将“只有”改为“只要”,因为分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而不是充分条件关系)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属同套关联词语。不能配套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二 语法错误

      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五种:成分残缺、成分多余、配搭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杂糅。

    (一)成分残缺

      成份残缺是指必须具备的功法成份残缺不全,影响了语意表达,不指根据语境省略了某一成份或某些成份而语意表达不受影响的现象。

      1 缺主语

      例l: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因多用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全句缺主语情况是主语残缺的主要表现。此句应去掉“在”和“下”,或去掉“使”)

      例2:《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由于句子较长,暗中更换主语也是造成缺主语的重要方面。此句前半部分的主语是“周文宾”,而后半部分转换为“王老虎”,应在末句加上“王老虎”这一主语)

      例3: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市教委的表扬。(因误把偏正短语中偏的部分理解为中心语而后面句子缺主语的情况也值得高度重视。此句的前一分句主语是“成绩”,而后分句误解为第一个分句主语的是“学校”,故错误地承前省略,应在第二个分句前加主语“学校”)

      2 缺谓语

      例1: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坝魏然屹立在天边。(因句子较长而说或写到后面忘记前边结构,后面没有与之相呼应的谓语,应在“一道”前加上“使”等)

      例2:商业部门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张旗鼓地向群众宣传教育。出售产品的重要意义,(应在“出售”前加“讲清”)

      例3: 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应在第二个“学校”前。加“使”等)

      例4: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 缺宾语

      例l: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句子稍长而说或写到后面忽略了与前面成分呼应,是造成宾语残缺的重要原因。此例末没有与谓语“讨论”相呼应的宾语中心词。应在其末加上“的问题”等)

      例2:《创业史》是描写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课文写的是当时互助组刚成立,梁生宝为实现稻麦两熟计划去郭县购新稻种。(应在其末加“的故事”,与“写”这一谓语呼应)

      例3: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博”后,加“的精神”,与谓语“发扬”相呼应)

      4 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1: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就会造成表意不严密等情况。此例仅“付出劳动”是不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应在“劳动”前加“艰苦且有效的”限制语)

      例2: 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加“秋后”以限制时间)

    (二)成分多余

      1 主语多余

      例l: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原因”与后“因为”重复,或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例2: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应去掉“风格”)

      2 谓语多余

      例l: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进行”多余,应去掉)

      例2: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打”多余应删去)

      3 宾语多余

      例1. 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的编写”多余,应去掉)

      例2. 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 附加成份多余

      例l: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丰富的各种矿藏。有布满无数珍宝的山村。(“的各种”多余。应删掉)

      例2:开学前,我们搞了一次军训,负责军训的教练是连队的大胡子和小眼睛。(“负责军训”多余,应删掉)

      例3: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一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形式。(“是否”多余,应删掉)

      例4: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强调意味)

      例5: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其删掉)

    (三)配搭不当

      1 主谓搭配不当

      例1: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例2: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浪声”和“海面”均为主语,其中“浪声”不能与谓语“构成”形成主谓关系,应去掉“沙沙的浪声”或另构成主谓关系)

      例3: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生产”与“长势良好”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应将“生产”删掉)

      例4: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绣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教导”和“出现”构成主谓关系不当,可去掉“循循善诱的教导”。最好可再加“又在我耳边响起”,与之构成主谓关系)

      2 动宾搭配不当

      例l:《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塑造”与“事迹”不能构谓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例2:战士们冒着涝沱的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速前进。(“冒着”与“小路”不能构成谓宾关系)

      例3: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联合谓语中“注视”不能和宾语“报告”相配,可予删去)

      3 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1: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人群”是在整体性名词,前面不能再用“数万名”予以限制。可将“人群”改为“人”)

      例2: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作状语,不能修饰限制"研究",可改为"认真""慎重"等)

      例3: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可以补充说明扫的程度。而“整整齐齐”则不能与“打扫”配搭。可在其前加上“把桌凳安放得”。也可删去)

      4 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例l:规规矩短的两条平行线始终是两条可望而不可及的端点。(判断句中主宾意义不属同一范畴造成了主宾意义上搭配不当。此例中“两条平行线是端点”明显地配搭不当。可将“端点”改为“直线”等)

      例2: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此句宾语是由一个主谓短语充当的,但这个主谓短活的主干是“工业和农业成为国家”。主宾意义明显不当,可将“国家”改为“行业”等)

      例3: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这是因为语序不当而造成主宾意义不当,应将“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

    (四)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这是汉语的一大待点。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语序不当主要有四种:词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句子成份顺序不当、分句位置不当。

      1 词序不当

      例l: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例2: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例3:试看山花烂漫开遍了原野。(应将“山花烂漫”改为“烂漫山花”才能与后面“开”配搭)

      2 主客体颠倒

      例1: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此句中主体是“我”,客体是“数学”,应改为“我对于数学”)

      例2: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可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描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3 句子成分顺序不当

      句子成份的顺序不当可能造成不同的限制关系,引起表意的差异,有的虽不引起表意差异,但也不符合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

      例1: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这“文物”究竟什么时候“出土的”,按原句表述,则为“两千多年前”,实际上不是,这就因语序不当前导致了表意的错误,应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后。)

      例2:广大农村青年表现了无比的学科学学文化的积极性。(“无比的”放在“表现了”后与放在“积极性”前没有什么表意差异,但应放在“积极性”前才符合句子成份的排列规则。)

      4 分句位置不当

      例1: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例2: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五)结构杂糅

      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即结构杂糅。

      例1: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

      例2:古往今来,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

      例3: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作者”)

    三 逻辑错误

      逻辑错误指不合事理、不合生活逻辑,不合客观事物联系等错误。

    (一)不符合客观事实

      例1: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八百多人”怎么有儿千条胳膊呢?应将“几千条”改为“千多条”)

      例2:他发愤苦读,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所有课程。(“大学所有课程”浩翰之极。“仅用三年时间”学完是不客观的,可去掉“所有”)

    (二)前后矛盾

      例1: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图画。(既然“放眼大海” ,后面所呈现的图画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

      例2:今年,我校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参加了“志愿者突击队”。(“都”表所有,而前已限定为“百分之九十”,前后矛盾,应去掉“都”)

    (三)分类列举不当

      例1:出席这次铁路职工代表大会的有青年工人、老工人和妇女。(“青年工人”和“老工人”是同一标准划分,而“妇女”是不同标准,不能与前二者构成并列关系,可去掉“妇女”)

      例2: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特别”一词加以强调的对象应是前面所提概念的部分,与前面形成范围的大小关系,而“中学生”与“共青团员”只能是交叉关系。应将“中学生”改为“中学生团员”。)

      例3: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牙膏”、“牙刷”、“日用品”间不是并列关系,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表述,应将“和”改为“等”)

    (四)前后不一致

      例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前面用“能否”是两个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将“要”改为“能否”)

      例2: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前面是“多寡”“高低”关涉两面,而后面只兼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将“能”改为“能否”,“有”改为“有没有”)

      例3: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前面是“好坏”关涉两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生”前加上“能否成为”)

    (五)否定失当

      例1: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不否认”即“承认”,“承认”的是“长江不是向东流的”,明显不符合客观事实,可将“否认”改为“承认”,也可去掉第二个“不”)

      例2: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反问句的答案在句意的反面。此句如不用反问句,否定是恰当的,但用了反问句。语意恰好相反,可将“不”去掉)

      例3: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四 重复罗嗦

      例1:应聘的外国专家正式工资一般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而不能低于试用期工资。(已有“高于或维持”来限定,明白地排除了“低于”的情况,再用“低于试用期工资”是重复,应删掉)

      例2:五星啤酒厂决定给陈新瑶等二人留厂察看两年处分,受处分期间每月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第二个句子前面己说明“只发生活费”己排除了发放奖金。再说“免发奖金”。重复罗嗦,应删掉)

      例3: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堪”本是“可以”之意,前面再用“可以”,重复罗嗦,应去掉“可以”)

    句子毛病及其修改

    (一)搭配不当的病因及其修改

      搭配不当主要是主谓搭配与动宾搭配不当。据统计,考病句一般都会涉及搭配不当的试题,可见弄懂搭配不当,是辨析、修改病句的关键。而实际上,如果想准确判断是否搭配不当,就要紧紧抓住句子的主干。分清主谓宾,通过语感能力来感性认识,其次要仔细琢磨用词是否主谓对应得当。

    1.主谓搭配问题

      (1)主语和谓语的选词应当正确。

      如果主语和谓语都只有一个词,那么,两个词的选择必须恰当;如果主语、谓语都是短语、那么短语的中心词一定要选用得当。请看下边一个例子:

      他的许多作品曾在全国美术家展览会上播出。

      这句话里的主语中心词作品,与谓语中心词播出词意不搭配,应该将播出改为展出

      出现这种病句。往往是因为主语和谓语中的修饰限制语较多所造成的。改正的方法是先划分主语、谓语,再提出中心词,搭配的词语就很容易选择了。

     (2)主语、谓语如果是并列短语,双方在语义方面必须能全面配合。

      并列短语可以充当主语,也可以充当谓语。有时,一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或者有一方是并列短语,或者双方都是并列短语。凡是有并列短语作主语或谓语的,双方就必须能全面搭配,决不能有一个词同另一方搭配不了。否则,就会产生主谓不搭配的问题。例如:

    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而紧张。

    这句话的主语和谓语,双方都是并列短语而又都不能全面搭配。任务和工期可以用紧张来陈述,但不能用沉重来陈述,沉重只能说明其中的任务,不能说明工期

    这一病句可以这样改: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沉重,工期紧张。

       (3)主语和谓语不能部分重复,部分重复会造成主谓搭配不当。

      主语和谓语一部分重复,是指主语中提到的事,在谓语中又提到,但不是指主语和谓语中绝对不能有两个相同的词。比方说,这个孩子是个好孩子,主语谓语中都有孩子一词,但主谓并不重复。我们讲的是那些主谓部分重复而造成搭配不当的情况。看下边几个病句:

      星际物质在大气中的燃烧,不是一下子就燃烧完的。

      历史的发展不是按照某些人的愿望而发展的。

      人类的发声,是由空气通过咽喉部的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声的。

      句的主语是星际物质在大气中的燃烧,中心词是燃烧,谓语就该说这种燃烧是怎样进行的,可是,后边谓语中又说燃烧,就语义重复而不能说明问题了。改正办法:删去主语中的的燃烧句的情况也类似。改正办法:删去主语中的的发展;让历史作主语。句主谓语当中都有发声,二者不能配合。改正办法:删去主语中的的发声人类作主语。

    2.动宾搭配问题

      要做到动词与宾语互相配合得当,首先要注意动词和宾语双方的选词恰当,所选的动词得能支配宾语,宾语也确实能接受动词的支配。比如,我们选用节省这一动词,同它搭配作宾语的词是很多的,诸如精力经费开支资金费用物力等;但同原则敌人亲人道德不能搭配。因此,选词正确,不超过动词的支配范围,动词和宾语才能产生应有的语义关系,彼此才能配合得当。

      其次,要注意让动词和宾语的中心语相照应,同整个宾语相配。看下面这个句子:

      我们一边剥麻,一边改进剥麻的速度。

      这个例句的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改进不能支配速度,能支配速度的是增加放慢改变加快。根据语境,这里应将改进改为加快

      再次,注意不要改变固定的动宾搭配格式。

      人们在长期的遣词造句实践中。对动宾搭配逐渐形成了一些固定格式,如……作用”“达到……目的”“作出……决定”“实现……愿望等。这些固定的格式,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否则就容易造成动宾搭配不当的语病。例如:在教代会上,老校长提出了师生齐努力,共创文明校的决定。

      提出这一动词,与之搭配适宜的宾语有:要求问题建议议案。这里恰当的应是议案

    (二)歧义与排除歧义

      歧义句,是经常考查的一个项目。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一些歧义句,受时间、场合、停顿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歧义指表达的意思不确定,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不好断定。歧义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例如: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本月15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本月15日前去汇报,到底是什么时候去汇报,句意不明确,这就造成麻烦。

      在合同、协议、条约等文件中的句子有歧义,会造成有关各方的争执,甚至使某方蒙受重大损失。比如,清朝政府曾向德国借钱修筑胶济铁路,作为代价之一,1898年签订的《胶澳租界条约》,其中有一句写道:沿铁路三十里之煤铁等矿,德国有权开采。当时议定的是铁路左右共三十里,后来德国硬说是左右各三十里,结果软弱腐败的清政府只好听任多付出一倍之地的采矿权。

      这饭不热了。

      这句可以理解为这饭已经凉了,也可以理解为这饭不加热了。这两种不同的意思是由多义词引起的。既可以表示温度高,与相对,也可以表示加热。要排除的歧义,可将不热改为,或将说为加热。再举几个例子:

      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这个人可能是施事者,理解为这个人不认识谁;也可能是受事者,理解为谁都不认识这个人,施受不清造成歧义。

      我校图书馆收藏了鲁迅的书。

      鲁迅的书可指鲁迅拥有的书,也可指鲁迅著作的书,有歧义。

      和以上两种情况类似的例子,如:

      关心的是他的母亲。

      最喜欢的是她弟弟。

      这孩子,连他妈妈都不认识了。

      他的发理得好。

      例可理解为所关心的是他的母亲,母亲是受事者;也可理解为关心人的是他的母亲,母亲是施事者。例可能是说别人最喜欢她弟弟,弟弟是受事者;也可理解为她弟弟最喜欢某人或某样东西,弟弟是施事者。例可解释为这孩子不认识他的妈妈了;也可解释为他的妈妈不认识这孩子了。可以理解为他理发理得好,也可理解为他的头发理得好。排除这些歧义,可按不同的意思表达。

      有时指代不明也会造成歧义句。

      张主任和技术员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攻下这道难关,就可以试制了。

      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这方面。

      (11)老人在原始森林里遇见一位30来岁的年轻人,了解到年轻人的许多动人的事迹。他一直战斗在这里,作出了许多贡献。

      例中究竟谁告诉了谁,不清楚,会造成不同的理解,可将第一个指明前面两个人中的一个,避免歧义。例指什么,没交代明白,可能指搜集史料,也可能指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有歧义。这里可具体指明某方面。例(11),指代的多半可能是年轻人,但也不排除替代老人的可能,还是指明为好。

    (三)重复多余及其修改

      重复多余罗嗦。有时单独考查,有时与其他语病综合考查。重复有的是字面上的重复,有的是语意上的重复,有的是修饰语的重复,有的是句子的重复。

      1.虚词多余是误用的一种表现。

      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曹禺的剧本《雷雨》而改编的。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使农民的购买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教育局已责成了学校处理这个问题。

      例字,是套用文言格式,在现代汉语里,这种场合不需要什么连接,这里的字应删去。例使字是滥用,不仅赘余,而且使句子没有主语,应删去。例(3)的表示某一动作已经完成,而责成本身就含有动作结束的意思,它后面的字完全没有必要,应删去,再说与前面的,在意思上也有重复。

      2.定语的多余是堆砌的表现。

      收回香港主权的那一天是我们全民族最为高兴愉快的一天。

      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共同的理想和事业把我们的心连结在一起。

      来到上海,我看到了一幢幢既高大又巍峨的楼房。

      例高兴愉快是意思相近的词语,连在一起,意思重复,应删去一个。例中华民族炎黄意思重复。炎黄华夏神州九州都是中华民族的别称,不要堆砌使用。例巍峨即高大雄伟的样子,高大”“巍峨这对近义词应去掉一个。

      3.状语的多余是重复的表现。

      在状语的位置上使用同义或近义的词语,两个状语在意义上没什么区别,造成状语重复。

      (11)夜深了,张老师仍然还在伏案读书。

      (12)他极其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例(11)仍然是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副词,两者连用,造成状语多余的毛病,应删去一个。例(12)详尽细致区别不大,删去一个。

      4.其它重复形式。

      这个礼堂最多可坐一千人之多。

      我这是第一次读巴尔扎克的作品。因此读得特别细心仔细。

      例的前面已有状语最多,又用之多作补语,出现补语与状语重复的现象,应删去“之多,例细心仔细,意思相同,应删去一个。

      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一起讨论、研究生产中的各种问题。

      学校新盖的教学大楼,非常美观、漂亮,好看极了。

      例中的讨论研究本身的意义相近。用在这里,它们的意义没有什么不同,保留一个就行了。例美观漂亮好看,意思一佯、三者保留一个。把一句话变个样子再说一次,造成赘余信息。如:

      我们取得了这样好的学习成绩,同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分不开,是老师们辛勤工作的结果。

      同学们这次前往清华大学参观,结果相当圆满,是有其一定的收获的。

      我们常在国外的同志们,往往能理解原文,但缺乏语汇,常有语言不够用的感觉,找不出好的中文来表达它,总觉语言不够丰富。

      例中可删去同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分不开。例中最后两个分句重复,只能用一个。例常有……感觉跟最后一个分句重复,可删去。

    语句衔接题的设置类型及解题思路

    “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所谓简明,就是语言表达简单明白,即语言表达成分不赘余;所谓连贯,就是连接贯通,即语言表达思维不断路;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得当、恰如其分,即话语适合特定的语境。

      衔接题的设置类型

      1.排列句序

      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定性考查考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时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2.语句复位

    语句复位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连贯性。是考试题常采用的题型。句子复位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这种类型是近几年考查的主要类型。二是定句选位,即句子内容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中找出合适的位置复位。

      语句衔接题的解题思路

      语句衔接的测试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在解题时,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明确解题思路,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话题的统一。

      2、合理、正确排列顺序,符合或时间或空间或逻辑等关系。

      3、保持情境(语境)统一、和谐,列举对应,句式协调。

      4、保持叙述角度一致、词语照应。

      下面以1995—2000年的高考题为例做简要的分析说明。

      1.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1995年)

      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这道试题,①②句要从话题和陈述对象考虑。①②的话题是宝塔在什么地方。句是以宝塔为陈述对象,两个句子的主语是宝塔,前后一致,表述连贯。③④句要从语意的连贯考虑。句中的第2句以第1句的宾语为主语,在语意上衔接更紧密。

      2.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1996年)

      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马上扔下背包,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_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答案:C

      这道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叙述某校师生关心集体,忘我地和村民们一道冒雨投入抢收战斗。我们知道,叙述一件事,语言的先后顺序要正确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句是写师生听到广播,即得到信息。句是写师生此时的一种心理,即得到信息后所产生的心理。句是描写师生的具体动作,即在心理知道下的动作。句是对师生投入抢收战斗的形象描写。所以,答案应该选择C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997年)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__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答案:B

      这道题要从叙述角度一致考虑。本段文字是以南天门为中心来叙述的,所以承接上文应该先说门外,然后再说门两旁。联系下文的语意来看,前面的语意最好是对联一副,这样才能够衔接紧密。所以应该选择答案B

      4、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1998年)

      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答案:D

      这道题第1句要从保持句式协调考虑。第1句中要求选择的句子的前后两个句子都是主谓句,保持句式协调,选择的句子也应该是主谓句而不是偏正短语,所以选择b;这道题的第2句中对景物分类的角度要符合事理逻辑,将高山深谷草原森林溪流湖泊分别并列在一起,这种分类才符合事理逻辑,所以应该选择b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1998年)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__。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答案:C

      这道题要从表述的先后顺序考虑,这里的先后顺序应该是逻辑顺序。不传达上级指示这一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应该放在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这种具体实践操作的工作前面,而不落实这两项工作的直接后果是环保工作没人管,最终的结果便是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C选项排列恰当。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1999年)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那儿的景色真美!

      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答案:A

      这道题可以说是近几年最有创意的题目,解答此题要多角度考虑,一是注意空间关系,二是保持叙述角度一致,三是保持句式协调。从叙事的时间看,现在不在杭州,应用来远指;从叙述角度看,叙述的对象是钱塘江,所以应以钱塘江为中心来描写景物;从句式协调角度看,应该与最后一句用相同的句式。由此看来A选项最恰当。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0年春季)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__。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答案:D

      这道题可以说是近几年考查得最简单的题目,从保持陈述对象一致考虑。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应该是公安干警。所以D选项衔接最恰当

    易混淆的修辞格

    [借喻和借代]

      借喻和借代两种修辞格因为它们都有字,也往往分不清。怎样区别一个修辞格是借喻还是借代呢?一个最常用的方法是还原法。

      借喻是一种省略了本体和比喻词的比喻,完全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把本体找出来,再加一个字将借喻还原成明喻的形式。比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鸿鹄都是借喻,我们把它们还原成明喻形式: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好象渺小的燕雀;自己好象翱翔万里的鸿鹄。

      借代是用甲事物来代替乙事物,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某些相关之处。比如:那边来了个红领巾。红领巾是借代,是用少先队员的标志来代替少先队员。不能说少年队员象红领巾。再比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杆子是借代,用枪杆子来代替武装斗争。因为武装斗争必须得用枪杆子,二者之间有联系。不能说武装斗争像枪杆子。

    [比喻和比拟]

      比喻和比拟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格,使用的时候,往往分不清楚。怎么样才能分清呢? 关键是明确概念。

    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比拟是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描写。比喻是打比方,凭借本事物和喻事物的相似点联系起来。比拟是描写,是凭人的联想和想象联系起来。

    一个完整的比喻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如:共产党像太阳。”“共产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是比喻词。本体和喻体之间靠的是二者都能给人以光明和温暖这一相似点联系在一起的。而比拟是按着人的想象和联想直接把本事物当拟事物来写。比如:鸟儿歌唱,花儿欢笑。本来不会象人那样歌唱欢笑,但是人可以想象它们会歌唱、会欢笑。比拟没有联系词,就直接来描写。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喻,借厚障壁比喻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党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

    [托与对比的区别]

    衬托,尤其是其中的反衬,有人往往将它与对比混为一谈,其实衬托与对比的界定与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的《中学教学全书·语文卷》里这样论述:对照是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关的两面并联列在一起,加以比照的修辞方式,也叫对比。”“映衬是用乙事物来作甲事物的陪衬,以突出事物的修辞方式。……映衬可分正反衬两类。可见,从修辞的角度讲,对比与衬托是不同的。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里也曾明确写道: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事实也确实如此。例如《纳谏与止谤》一文,把虚稀纳谏之利和止谤之害,两者并无主次之分,即写此而意亦此。而《天山景物记》一文,写天然湖的景色,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以天鹅的洁白衬托湖水的明净,以天鹅的叫声衬托湖面的幽静,两者显然有主次之分,即写此而意指彼。

    可见,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的修辞手法。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

      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如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天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该例拿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来衬托今天有理想的青年会更加刻苦攻关的钻研精神。这是正衬

      反衬,即是把一种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观点、事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如当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体息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在这遮住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碧野《天山景物记》)

    该例以作者骑马进入天山原始森林能看到闪着烟头的红火光,突出森林成长茂密、林子阴暗,这是反衬
      常言道:红花虽好,也要靠绿叶扶持。这句话很能说明衬托的道理。写文章亦如此,运用衬托这一技巧,会把所描写的对象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而衬托在其体运用中,主要又有两种类型。

      以景衬情,即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的感情或人物的性格。例如:

      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鲁迅《故乡》)

      这段文字描写了故乡荒凉、冷落、窒息的景象,衬托了的悲凉心情。这里是以景衬情。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孙犁《荷花淀》)

      该例通过对水生嫂编织芦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这里是以景衬人。

      以动衬静,即通过具体的声音或行动的描写,来烘托渲染幽静的自然环境或恬静的内心世界。

      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 (碧野《天山景物记》)

      该例用骑马穿行林间能听到蹄溅起的水声,来衬托天山森林处人迹罕至、幽深僻静。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橼破屋来住着,早晨走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郁达夫《故都的秋》)

      以秋天坐在院子里能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来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宁静及作者悲凉的心境。

      此外,衬托的方法还可以举出一些,如以小衬大、以美衬美、以反衬正、以虚衬实、以宾衬主、以恶衬善、以正衬正等。

      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天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对比,从内容分,有两体对比、一体两面对比两种。

      两体对比,就是把相反、相对的两种人物、两种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不过是苍蝇。 (鲁迅《战士和苍蝇》)

      这两例,是两种人物的对比。例,通过对照、比较,更显得鲁迅先生的伟大,反动统治者的渺小,更能湟起我们爱憎的感情。例,通过对照、比较,肯定、赞扬了坚持真理的革命战士,否定、斥责了诬蔑革命的反动奴才。又如: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这两例,是两种事物的对比。例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愤怒,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它使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对立。例一车炭,千余斤,说明物质之多,半匹红绡一丈绫,说明价值之少,两相比较,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性质,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两面对比,就是把一种事物的相反或相对的两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例如:

      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

      他把手放在小宝的和尚头上摩着,他的被穷苦弄麻了的老心里勃然又生出新的希望来了。 (茅盾《春蚕》)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韩鲜人民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的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这些例子,例非常具体地批评了自由主义者的两面性;例心理以突出新希望;例将志愿军战士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对举出来,赞美我们战士爱憎分明;例④“系统零碎实际空洞这些两相反对的概念对比着说,否定一面,肯定一面,使得观点更鲜明、意思更突出。

    对比根据结构标准,参考传统分类法,又可分为平比与差比两小类。

      平比,指两件事物平等并列地比较,往往采用并列句式。例如: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今天,我们对人民,温驯得像对母亲;明天,才会用严酷的炮火,把入侵的敌人烧成灰烬! (李瑛《雪夜》)

      例用并列句式对比虚心骄傲的不同结果,利弊立显。例句式相同,通过对比,揭示战士对人民温顺,才会对敌人严酷的道理;使战士性格的两个方面更加鲜明。

      差比:指两事物有轻重差别地比较。差比则经常采用转折句式,或递进句式。例如:

      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杨朔《荔枝蜜》)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例转折句式差比,揭示了蜜的工作与生活貌似渺小,实则高尚的普通真理。例不及关联词语表示差比,强调后者程度上比前者更深一层。

      综上所述,衬托与对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甲乙对比,同时又互相衬托,甲衬乙,乙也衬甲;甲乙衬托,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对比。也正由于它们有联系,所以有些修辞著作中将它们合为比衬映衬。但是衬托与对比的区别还是显而见的。

      从甲乙两者的地位来讲,甲乙对比,一般说来,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通过对比,相得益彰,两者都更加鲜明突出。甲乙衬托,并不是所谓一半对一半,而是有主次之分,乙衬甲,甲为主体,乙为衬体,勇过衬托,使主体更加鲜明、突出。这是对比与陪衬的主要区别。

      从甲乙两者的隐现来说,凡于乙对比,两者必须都要出现,否则便达不到黑白分明的表达效果;而甲乙衬托,衬体必须出现,而主体则允许隐藏,可以明写此而暗指彼,特别是像以动衬静、以明衬暗等反衬,常常不出现主体。

      从甲乙两者的类属来讲,凡甲乙对比,两者要么同一物体,要么同一方面,否则便不可比;而甲乙衬托,两者可以是同类属的,也可以是不同类属的,如以景衬情就是言此而意彼。对比与衬托,不仅是修辞方式,也是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戏剧、电影、绘画、摄影、雕塑和音乐等,都经常用到它。如果运用恰当可以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 2007-2017  高考语文网备案辽ICP备08005471号 

友情链接:辽宁省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