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精品高考语文资源
打造优质语文学习空间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辽宁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同胞pāo 澎湃pài 哺pǔ育 扒pá窃
B.萝卜bo 因为wèi 其qí他 潜qián力
C.素质zhì 血脂zhǐ 祛qū除 挣zhēng扎
D.烧柴chái 刚才cái 裁cái剪 豺cái狼
答案:B
同胞bāo 哺bǔ育 血脂zhī 豺chái狼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人里,发人深思。
B.说起去年发生的那件事,两个人脸上依如往常,目光中带着幽怨和冷漠,相对许久许久。
C.明年,他只打算完成一部电视剧本,其他的事不想做。关于电视剧本的详细情况,他说,不易过早泄密。
D.她把海南的荔枝、芒果,新疆的哈密瓜、紫葡萄等珍果和自家产的黄橙橙的菠萝放在一起,装满了一篮子。
答案:A
(一如往常 不宜 黄澄澄)
3.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
湖北省江陵县一同志来信反映①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②金钱的多少③表示着人情的轻重④礼品的贵贱⑤显示出关系的亲疏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答案:C
(①以后的文字,不是直接反映的内容,后面不宜用冒号。“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已是一句完整的话,应用句号。从后面分句的内容看,④处宜用分号)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岫岩古称大宁镇,其采玉的历史可以 到汉代以前。
②如果不彻底转变旧观念,没有一种创新精神,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我们就迈不开前进的 。
③语音也是发展变化的, ,汉字不以标音为主,因此,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
④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适用于正式 。
A.回溯 步子 但是 场所
B.上溯 步伐 但是 场合
C.回溯 步子 因为 场所
D.上溯 步伐 因为 场合
答案:B
(上溯:从现在往上推(过去的年代)/回溯:回忆;根据词义,排除A、C,
步伐:是书面语/步子:是口语;从③看,上下文构成转折关系;场合: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场所:活动的处所),综上所述,宜选B项。
5.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B.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C.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忙乎着。
D.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答案:D
墙倒众人推: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
春意阑珊:阑珊,有“将尽,衰落”之意,和整个语境不符。
七手八脚:“七……八……”,嵌用名词或动词,表示多而杂乱。不能指“我一个人”
头脚峥嵘:比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超越寻常,不平凡。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B.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C.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水平和技术队伍的素质通过神舟飞船上的一块块仪表板充分体现出来。
D.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答案:C
A项应改为“辽宁喜剧演员的演技及其小品效果时”
B项删去“的时间里”
D项“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搭配不当。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20世纪80年代,“网际互联协议”使得人们可以连接任意两台计算机,这样,一个巨大的网络——因特网——在全球蔓延开来。20世纪90年代,随着“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出现,人们可以链接任意两个文件,这样,一个庞大的在线图书馆兼大卖场般的万维网在因特网上迅速形成。到了今天,新的协议又出现了,它就是“网格协议”。网格协议使得人们几乎能够链接与计算机有关的其他任何东西:数据库、虚拟和可视化工具,甚至是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伊恩•福斯特说:“人类正在迈向一个新的未来,计算机资源的实际位置已不再重要。”福斯特和南加州大学信息学院的卡尔•克塞曼是网格计算领域的先驱者,他们主张网格计算类似于电网,而且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这种协议是实现网格计算的基本条件,因为它能够保证异构系统工作起来像单一的系统那样协调,能够使家庭和公司的计算机有能力进入到网络中寻找和调用资源而 。他们与其他人一起开发了Globus Toolkit这种能在各种平台上运行的网格计算软件,并使之成为实际上的网格计算标准,也就是网格协议。
克塞曼说:“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应急小组的领导,正在处理一起重大有毒化学物泄漏事故,你可能想要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如泄漏物中含有哪些化学物,预报的天气状况如何,它们对事故处理有什么影响,现在的交通状况怎样,它对疏散线路有什么影响……要在今天的因特网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因为登录步骤的繁琐和软件的不兼容随时可以使你陷入困境,而如果采用网格计算,问题的解决将变得易如反掌。网格协议不但为人们发现、访问和调用几手所有的在线资源提供了标准的平台,而且也为安全和认证等要求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网格计算技术的最直接应用之一是网格计算机的研制和开发。目前,世界各地正在建造很多台网格计算机,它们都得到了许多汀业巨头,如IBM公司、SUN公司和微软公司等的大力支持。事实上,所有这些计算机都采用了GlobusToolkit,拥有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可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地震工程学等领域。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投资8800万美元建造的Tera Grid就是这样的一台网格计算机。它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设计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l万亿次浮点运算,建成后将成为当今地球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之一。
由于福斯特和克塞曼对网格计算的巨大贡献,他们关于网格计算协议和标准的工作开始于1995年,因而,加利福尼亚通信和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拉里•斯马尔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称1995年为网格计算运动的起始年。福斯特和克塞曼的工作使得网格计算变得现实可行。随着网格计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将能随时随地把整个网络整合成一台功能异常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和专家资源等诸多资源的全面共享。
7.下列有关“网格协议”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格协议实际上是一种网格计算标准。
B.网格协议使人们能够链接虚拟和可视化工具等许多东西。
C.网格协议能够确保异构系统工作协调。
D.网格协议能提供标准平台,但与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无关。
答案:D
A项见第二段最后一句;B项见每一段最后一句;C项见第二段第四行;D项从文中看,强调网格计算机运算速度最快,可见与与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有关。
8.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人文中第二自然段横线处的一项是
A.不在乎与对方的计算机是否连接
B.不在乎对方的计算机位于何处
C.不在乎对方的资源是否在线
D.不在乎对方是否签署了网格协议
答案:B
(从第二段文意看,它强调网格协议“能够保证异构系统工作起来像单一的系统那样协调”,可见是“不在乎对方的计算机位于何处”
9.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做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A.网格计算技术及其应用
B.网格计算机与网络资源的全面共享
C.网格计算机与网格计算技术
D.网格协议及网格计算方法
答案:A
(从全文看,文章讲了两部分内容,前半部分讲网格计算技术,后半部分讲应用)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与网格计算相类似的电网是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的异构工作系统,它工作起来像单一系统那样协调。
B.网际互联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因特网上登录步骤繁琐和软件不兼容的问题。
C.有了网格计算机,应急小组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成功地处理重大有毒化学物泄漏等事故,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D.今天的因特网由于没有网格协议的支持还不能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和地震工程学等领域。
答案:B
(A项原文是“网格计算类似于电网,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B项可参考文中第三段“要在今天的因特网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因为登录步骤的繁琐和软件的不兼容随时可以使你陷入困境”一句;C项“一定能够成功处理”太绝对;D项的“还不能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和地震工程学等领域。”错误,文中是说网格计算机“可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和地震工程学等领域。”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后以军功封定阳子,除荆州刺史。粱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①,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日:“荆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不尔,王罴须破贼。”屡经战阵,亦不被伤。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轨遂投城遁走。文帝闻而壮之。时关中大饥,征税人间谷食,以供军费。或隐匿者,令递相告,多被蒡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罴信著于人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文帝以华州冲要,遣使劳罴,令加守备。及神武至城下,谓罴曰:“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家,死生在此,欲死者来!”神武不敢攻。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③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性又严急,尝有吏挟私陈事者,罴不暇命捶扑,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节选自《北史•王罴列传》
[注①铁券: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②讟:怨恨。③台使:六朝时推朝廷使者。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轨遂投城遁走 投:投奔
B.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 济:渡河
C.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 虞:忧虑,忧患
D.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尚:崇尚,推祟
答案:A
(投:应为“丢弃,舍弃”之义)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伺的一组是
A.咸去乃见思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B.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C.罴为没食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D.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答案:C
(前者为介词,“替,给”,后者为介词“对,向”;A项两者都为副词“才”
B项都为介词“和,同”;D项都是“假如”的意思)
1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的一组是
①死生在此,欲死者来 ②便袒身露髻徒跣
③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 ④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
⑤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⑥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 ②④⑥ D.③⑤⑥
答案:D
(①②是说王罴励精公事,勇敢而又忠于国家)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罴为官清廉,办事公允。当荆州被围,城中粮尽时,他和将士平均分食煮好的粥。每逢宴会,他亲自称量酒肉,分给将士。
B.王罴虽是性情中人,却为人小气。他请台使吃饭时,竟因对方撕去薄饼边儿而撤去食物;还曾因客人削的瓜皮太厚,而使客人下不来台。
C.王罴性格质朴正直,倔强急躁,别人总是对他又敬又怕。曾有下属挟带私心跟他谈事,他勃然大怒,拿起靴子来击打对方。
D.王罴作战勇猛;出战时经常不穿铠甲,不戴头盔;面对敌人的偷袭,他英勇杀敌;镇守华州时,他竟欲与神武帝拼命。
答案:B
(文中没说王罴“为人小气” 他请台使吃饭时,因对方撕去薄饼边儿而撤去食物,是他“性俭率,举动率情”的表现。)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3分
答案:于是就颁赐给王罴铁券,说只要荆州城完整就一定授予本州刺史一职。
(译出大意给1分;“遗”译为表示“给予”一类的意思,给1分;“全”译为表示“完整”、“保全”一类的意思,给1分。)
2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3分
答案:只有王罴能取信于民,所以没有隐匿的人,他征收的粮食不比各州少。(译出大意给1分;“信著于人”译为“取信于民”或“在百姓中享有信誉信誉卓著”等,给1分;“不少诸州”译出比较关系,给1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 苏拭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答案: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5分
答案: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每种答案,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语言通顺,给满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王实甫《西厢记》
答案:1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2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只给两小题评分。每小题两空,补写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认识自我” 纪伯伦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面庞、躯干和四肢。
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小时,空灵缥缈的“认识自我”,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自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汉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亚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食暴饮使巴夏酋长和亚力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
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
“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 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我的肩背。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
18.请简要概括赛艾姆“认识自我”的过程。4分
参考答案:从开始的自我怀疑到产生决心重新认识自我的念头,然后在与名人的外貌特征的比较中寻找自我,最终获得信心,认定自我。
(答案包括以上画线的四个要点,按顺序每答出一个要点或相似表述,即给1分。)
19.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请根据原文简要描述赛艾姆外貌的具体特征。2分
参考答案:外貌特征:身材矮小;前额不宽,天庭欠圆,秃顶,鹰鼻弯长,双眼凹陷,嘴唇肥厚,脖子粗胖。2分
(只答“丑陋”一类概括性词语而无具体描述不给分,只答出相貌特征或身材特征的给1分。)
2这一外貌特征是怎样呈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作者并未直接描写赛艾姆的外貌,而是通过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从而巧妙地使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的心中拼接组合而成。4分
(答出“作者没有直接描写赛艾姆外貌”的给1分,答出“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的给2分,答出“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心中拼接组合而成”的给1分。答案不必拘泥,意思对即可。)
20.文中成功地运用了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作者以漫画式、喜剧性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述了赛艾姆“一本正经”地完成了滑稽可笑的“自我认识”过程,尤其是对赛艾姆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更是幽默风趣,从而引导读者更深刻领会作者寄寓在这一人物形象上的严肃的人生思考。
(只答出寓庄于谐的基本内涵或只举出实例却没有对寓庄于谐进行阐释的给2分。能够联系文中实例对寓庄于谐作具体赏析的给4分。)
21.请扼要评价赛艾姆这一人物形象。4分
参考答案:赛艾姆是一个耽于幻想、缺乏行动力、在虚幻中求得精神满足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本质)
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人物形象的意义)
(答出人物形象本质的给2分,答出人物形象意义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
六、12分
22.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总结句,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不超过30字4分
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他们都能 。
参考答案:从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常的奥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意思答对,表意完整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超过规定字数,每4字扣1分。)
23.以“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为开头,把下面语段中加横线部分重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长句。不得改变原意,可增删少量词语,但句中不能使用标点符号。4分
古文化的辽西区,以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为主,波及到京津唐地区。这一地区是探索燕山南北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1921年就有考古工作者对锦西沙锅屯遗址进行发掘,1930年又有人对西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作过调查……
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 。
参考答案:是以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为主并波及到京津唐地区的旨在探索燕山南北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古文化的辽西区。
(内容每遗漏一处扣1分,不是长句的扣2分,句中使用标点的扣2分。扣分不能超过4分。)
24.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 ;
, 。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参考答案:每一片树林里,都有森林的奥秘;每一块绿地里,都有草原的辽阔。(仿写出的句式结构与前面所给句式一致,构成排比,给2分。每句的内容具有小中见大的逻辑性,给2分。仿写出的句式结构与前面所给句式不完全一致,扣1分。语句生硬,不通顺,扣1分。)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记者采访一位名人的母亲时说:“您有这样出色的儿子,一定会感到十分自豪。”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这位母亲的话令人深思。功成名就,确实让人骄傲;但平凡充实,也足以令人自豪。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就“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个作文题的导向是正确对待平凡。在人们的认识中,伟大与平凡是两极,平凡与平庸是相等。鄙弃平庸是应该的,但只赞颂伟大而不甘于平凡轻视平凡,却是错误的。一位忠于职守辛勤耕耘的人,不管是名人还是农夫,都是值得自豪的。
【参考例文】 我平凡,我自豪
辽宁省开原高中考生
小草是平凡的,但它默默地绽绿吐翠,它是自豪的,因为有了它,大地才充满生机.石子是平凡 的,但它自甘充当铺路石,它是自豪的,因为有了它人们才有了道路.农民是平凡的,但他们默默耕耘,它们是自豪的,因为有了他们,社会才有了具大的物质财富……
汪国真说:“你要活得快乐些,就只能活得简单些;你要活得辉煌些,就只能活得痛苦些;你要活得长久些,就只能 活得平凡些。”是的,在一定程度上平凡也是人生中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平凡中,我们可以独自享受心情;平凡中,我们可以仔细品味生活;平凡中,我们不必在意别人的目光。
如果你是一名成绩一般相貌平平的学生,如果你此时正在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如果你此时正在对自己的生活抱怨不已;如果你是一位下岗工人,如果你正在对生活愁眉不展……那么,我想对你说:虽然你是平凡的,但你也是自豪的。因为最起码你能正视你眼前的现实而没有逃避生活。若你能克服眼前的一切,那你就会有新的收获。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平凡的心。我们就不会有很多烦恼,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同样为祖国创造出无尽的物质财富。那时我们心中就会充满无比的自豪。
雷锋是一名平凡的战士,但他是一个不平凡的“螺丝钉”;李淑丽是一名平凡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但她却成为了劳动模范。在平凡的岗位上,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同样可以做出伟大的事业。
舒婷说:“我简单,所以我快乐;我平凡,所以我丰富。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是的,平凡的生活是丰富的。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尽情地品味幸福,我们可以不用有太多的压力,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去为生活而奋斗。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会保持一颗平凡的心,但不是平庸,心平气和地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这样我就可以无愧于心地说:我简单,我快乐;我平凡,我自豪!
【文言文译文】
王罴字熊罴,是京兆霸城人。王罴刚直倔强,处事公平,州郡人对他又敬又怕。魏太和年间,被任命为殿中将军,不久升为雍州别驾,他为人清正廉洁,疾恶如仇,勤于公事。后来因为军功被封为定阳子,任命他做荆州刺史。梁国又派曹义宗围攻荆州,蓄水灌城,大水距城头只有几块墙板的距离。当时内外多事,没有余暇救援,于是授给王罴铁券,说如果能保全城池,则当授他为该州刺史。城中粮尽,王罴煮粥,与将士们均分而食。每次出战,不曾穿盔戴甲,对天大呼道:“荆州城为孝文皇帝设置。上天如果不保佑国家,就让贼箭射中我的头,否则,王罴 必将破贼。屡次作战,也不曾受伤。齐神武帝派韩轨、司马子如从黄河东岸乘夜渡河,偷袭王罴,王罴没有发觉。等到天亮,韩轨的将士已经登梯入城。王罴还没有起床,听见门外闹哄哄的,便光着身子,露着头发,光着脚,抄起一根木棒,大呼而出,说道:“老罴当道卧,貉子怎能过!” 敌人见了,惊慌后退 。王罴追到东门,部下也有一些人赶到,合力击败敌军。韩轨的将士只得弃城逃跑。文帝听说后,赞许王罴豪壮。当时关中饥荒严重,征调民间粮食,以供军用。有隐藏者,命令互相告发,很多人遭受拷打,也有人因此逃散。只有王罴向来计信用,辖境中无人隐藏粮食,征得的粮食也不比别的州少,而且没有怨言。文帝认为华州是险要之地,派使者犒劳王罴,让他严加守备。等到齐神武兵临城下,对王罴说:“为什么不及早投降?”王罴大呼道:“此城就是我王罴的家,生死在此,想死的过来!”齐神武不敢进攻。王罴 为人俭朴直率,不修边幅。有一次,朝廷派来一位使者,王罴为他设下饭肴。使者竟然把薄饼的边缘撕去。王罴说:“耕种收获,已经不易,去壳加火,费力不少,你这种做法,恐怕是不饿。”命令随从将饭肴撤走。使者大惊,十分惭愧。又一次,一位客人与王罴吃瓜,客人把瓜皮削得很厚,王罴不高兴。等到瓜皮落到地上,王罴就从地上拣起来吃。客人神色很惭愧。他为人又严厉急躁,曾经有一名小吏挟私愤报告事情,王罴来不及下令拷打,竟拿起自己的靴子去打他。每次宴会,王罴都亲自称量酒肉,分给将士。当时的人推崇他为人平均,嘲笑他为事琐碎。王罴的举止出自真情,不做巧诈之事,凡是他所任过职的地方,虽然在当时没有什么功迹,在他离任后却都思念他。
【古诗鉴赏材料】
【赏析】
这首词写初夏时节发生于一墙之隔的一次极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惆怅与 嘲讽之余,却引出妙理,发人深省。上片为时令背景。尽管柳绵将尽,春事无 多。然而燕子低昂,绿水环绕,芳草从生,透露出夏日初临的大自然的生机。 下片是在如此明丽的环境中一个“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小小插曲。墙里墙外的 两种人本不相涉。但一方无情,一方多情,导致了一场感情风波。《诗人玉屑》 卷二一引《古今词话》说此词写行人多情与佳人无情,“极有理趣”。因为苏 轼借此表达了某种人生哲理,行人与佳人的遭遇固属偶然。“多情却被无情恼” 却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在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两者关系中是经常发生的。人 们或许有过多次类似经验,由于不了解“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许多烦恼由 是而起。然而无情是物的本性,多情是人的本性。它们始终是难以统一的。苏 轼说自已作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能出”。这固然因为他天份高,同时也 由于他学养湛深,所以能随处触发,皆成妙谛。这首词写景、记事、说理均极 自然,佳人行人的插曲全如信手拈来,但一经慧光所照,寓庄于谐,就顿成妙解,发掘出其间的哲理内涵。
2004年高考(辽宁卷)答案详解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B A组中“胞”读bāo,“哺”读bǔ。C项中“脂”读zhī。D项中“豺”读chái。
2.A B项:“依如往常”中的“依”应为“一”。C项:“不易过早泄密”中的“易”应为“宜”。D项:“哈蜜瓜”中的“蜜”应为“密”。
3.C 整个句子是间接引用,①以后的文字,不是直接反映的内容,后面不宜用冒号,此处应用逗号,“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已是一句完整的话,应用句号。“金钱”句与“礼品”句是并列关系,④处宜用分号。
4.B “回溯”指回忆,比如“回溯过去”,“上溯”指从现在往上推(过去的年代),因此①句中应填“上溯”。根据词义,排除A、C。“步子”指脚步,多用于口语。“步伐”指行走的步子,多用于书面语,因此②句中应填“步伐”。③句中后面有“因此”,所以前面不能用“因为”来呼应;而用“但是”先构成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再和后面句子构成因果关系。因此,应填“但是”。 “场所”指活动的处所,比如“公共场所”“娱乐场所”。“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比如“在公共场合,要遵守秩序”,因此应填“场合”。综上所述,宜选B项。
5.D A项:“墙倒众人推”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不合语境。B项:“春意阑珊”指春意将尽,春意衰微。阑珊,有“将尽,衰落”之意,和整个语境不符。C项:“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忙乱的样子。“七……八……”,嵌用名词或动词,表示多而杂乱,不能指“我一个人”。D项:“头角峥嵘”比喻青年的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不平凡。使用恰当。
6.C A项应把“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改为“辽宁喜剧演员的演技及其小品效果时”,关联词语也使用不当,应把“才”改为“就”。B项语意重复,“不到一小时”后不应再加“的时间里”, B项删去“的时间里”。D项搭配不当,“塑造”与“人格力量”搭配不当,应改为“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具有巨大的人格力量的人物形象。”
二、
7.D 从文中看,强调网格计算机运算速度最快,可见与与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有关。A项见第二段最后一句;B项见每一段最后一句;C项见第二段第四行。
8.B 从第二段文意看,它强调网格协议“能够保证异构系统工作起来像单一的系统那样协调”,可见是“不在乎对方的计算机位于何处”。
9.A 从全文看,文章讲了两部分内容,前半部分讲网格计算技术,后半部分讲应用。
10.B A项原文是“网格计算类似于电网,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B项可参考文中第三段“要在今天的因特网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因为登录步骤的繁琐和软件的不兼容随时可以使你陷入困境”一句;C项“一定能够成功处理”太绝对;D项的“还不能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和地震工程学等领域。”错误,文中是说网格计算机“可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和地震工程学等领域。”。
© 2007-2017 高考语文网备案号:辽ICP备08005471号